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3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轻工业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8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7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阐述SAMAC (扩展ALOHA多址)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性能,并与扩频CDMA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33.
针对现有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在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识别效率最高只能达36.8%的问题,利用标签码元序列的唯一性,改进经典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中随机选择时隙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标签码元的碰撞序列进行时隙选择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标签碰撞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LOHA标签防碰撞算法识别效率最低为37.5%,随着实际标签数目与碰撞位序列所能确定的标签数目越接近,识别效率越高,最高能达到100%,明显优于现有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相似文献
34.
目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天然气的输送主要依靠管道运输,所以对天然气管道的泄漏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后,天然气的扩散范围会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为此本文选用基于高斯扩散模型的ALOHA软件研究了不同大气环境下天然气管道扩散的危险范围。为了验证软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将软件模拟结果与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通过ALOHA软件对不同大气环境下天然气管道泄漏后的危险区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大气环境中温度、风速、湿度、大气稳定度对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A软件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大气温度的增加会增大危险范围,风速的加快有利于危险范围的缩小,大气越不稳定危险范围越小,湿度对于危险范围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5.
36.
标签运动状态下的RFID系统反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实应用中标签经常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对传送带模型下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使用Matlab做了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当标签密度D与传送带速度V保持不变时,识别率P在帧长度N与作用范围内未识别标签数n相等时最高。当时隙持续时间一定时,识别率P只与V和D有关,而与作用区域内传送带长度L无关。同时针对该模型,对现有的标签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方法,该方法的准确度在标签数目较大时有着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解决目前物流系统中智能包装RFID标签冲突的问题。方法 在研究已有防碰撞算法的性能和缺点基础上,针对大量标签场景设计一种分组动态帧时隙的混合查询树(GDFSA-HQT)算法。该算法在每一轮识别之后估计还没有识别的标签数量,如果还没有识别的标签数量小于或等于354个,则先采用动态帧时隙ALOHA(DFSA)算法对标签进行识别,再采用混合树查询算法(HQT)进行标签识别;若未被识别标签数大于354个,则先对标签进行分组处理,再分别采用DFSA和HQT进行标签识别。结果 仿真实验表明,GDFSA-HQT算法的吞吐率能够保持在0.82左右。结论 GDFSA-HQT算法解决了标签碰撞问题,在大量智能包装的物流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标签冲突增加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时间开销和能量损耗,降低了识别速度,随着标签数量的不断增加,冲突更加明显,系统性能急剧下降。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分析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标签分组的帧时隙ALOHA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标签自身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码将标签分组,记录标签组的组号,按照组号的顺序依次识别,从而减少同时响应阅读器命令的标签数量;针对识别过程中的时隙选择冲突问题,可以通过混沌系统产生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对进入识别状态的标签随机选择时隙号,使标签在一帧内选择的时隙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标签碰撞的次数。与传统算法的对比实验中:当待识别标签数量相等时,优化算法识别完标签所需命令数更少,且所用命令数与标签数目呈近似线性关系;当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小于256时,优化算法的标签识别速度提高率稳定在50%;当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大于256时,优化算法能使标签识别速度提高率达80%。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识别标签的速度更快,且随着标签数量的增加,其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标签的识别效率, 本文针对RFID动态帧时隙ALOHA防冲突系统, 提出了新的标签估计方法和帧长确定方案. 标签估计中采用了不同的贝叶斯代价函数, 提出了几种贝叶斯标签估计方法, 它们的估计结果准确, 而且通过减小标签数取值范围可使计算复杂度得到降低. 随后, 推导出一种根据标签数确定最优帧长的方案, 它能使系统达到最大的信道利用率, 该最大信道利用率要大于帧的时隙数等于标签数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