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85篇
化学工业   204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67篇
矿业工程   513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216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1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59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水煤浆黏度的几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矿物质、粒度分布和搅拌强度对水煤浆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使用的3种矿物质——高岭土、氧化铝和碳酸钙在降低水煤浆的黏度方面效果都比较明显,其中高岭土最显著,可以使黄陵水煤浆的黏度降低59.5%左右.适当的粒度级能有效改善浆体黏度,剪切率为116.5s-1时,枣庄煤级配制备的水煤浆的黏度值在820mPa·s~900mPa·s之间,而神准混煤级配制备的煤浆黏度值更低,处于500mPa·s~670mPa·s之间.同时搅拌强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煤浆的黏度.  相似文献   
32.
基于多元统计技术的铀矿蚀变信息高光谱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的铀矿蚀变信息高光谱建模技术,它利用了高光谱数据细微、丰富的光谱信息,根据岩石和蚀变的光谱特征与物质成分的关系,通过矿物中特定离子或离子基团的诊断性吸收谷的特征参数反演岩矿的物质成分,从而综合识别蚀变信息,将为航空和航天成像光谱遥感的应用开辟一个矿物蚀变信息识别和区分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3.
柳海华 《矿产勘查》2024,15(6):1113-1121
本文从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矿种层面对2000年以来全球矿产勘探投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2000—2012年,全球矿产勘查投入主要是依靠资源需求拉动,金融因素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呈现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矿产勘查投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大宗矿产和贵金属驱动。2020—2022年,金融因素推高矿产品价格,一定程度“繁荣”了勘查市场,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的增长,更多的是以保障发达国家自身供应链安全为主,主要依靠战略性矿产驱动。初级矿业公司勘查投入对矿产品价格的敏感性更高。大型矿业公司除了价格因素外,还会受到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周期的影响。疫情以来,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力度,如铜、锂、钴、镍、钼、稀土等。未来大型铜矿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钴和锂未来将有一定的产能释放。大型矿业公司仍未深度介入锂矿和钴矿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对中国矿业公司而言,可以关注初级矿业公司勘查成果,抓住窗口期进行投资并购。  相似文献   
3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能源行业革命性的变革,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等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不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居主导地位.受资源禀赋、...  相似文献   
35.
陆东凹陷库伦塔拉洼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法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以及粘土矿物对储层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陆东凹陷库伦塔拉洼陷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分析了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储层流体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区内储集岩为低成熟度砂岩类,其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次生孔以及微孔隙,孔喉结构类型分为特细喉较均匀型、特细喉不均匀型、特细喉特不均匀型、徽细喉均匀型、微细喉较均匀型及微细喉不均匀型。储层成岩作用较强,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粘土矿物转化和溶解等5种成岩作用,前4种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均有损害,溶解作用对增强储层渗透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东西伯利亚地台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对我国油气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纪(1 650~800 Ma)和文德纪(670~590 Ma)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为:里菲纪坳拉谷演化阶段形成暗色泥页岩优质烃源岩,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带,稳定分布的膏盐岩盖层是古油藏保存的关键,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主要成藏类型。 对比我国四川、塔里木及鄂尔多斯盆地,均具有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变化快的共性特征,差异性包括我国叠合盆地下组合泥页岩烃源岩生烃指标变化大、中-新生界沉积厚度大及下组合埋藏深度大等。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要系统评价震旦系、寒武系暗色泥页岩烃源岩条件以及多期改造作用叠合盆地的盖层条件,突出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近期勘探要立足大盆地,寻找构造大背景,主攻构造岩性复合大区带。 以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持续开展大型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加大区域不整合面、古隆起斜坡带、大型地层剥蚀尖灭带、台缘带礁滩体及与蒸发岩共生的台内颗粒滩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37.
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恒速压汞、X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及伊利石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储层致密化过程,并探讨了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花港组储层非均质性受孔喉结构控制,喉道半径小于1 μm即为致密储层;埋藏压实是储层普遍低渗、致密的主因,差异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的差异演化,当地温超过160℃,环边绿泥石对胶结作用的抑制明显减弱,中成岩B期碱性封闭环境使得大量含铁碳酸盐、绒球状绿泥石及搭桥状伊利石富集直接堵塞喉道,造成花港组储层规模性致密。对花港组储层关键成岩期演化过程进行恢复,推测花港组H4、H5砂层组在9~7 Ma进入规模性致密,龙井运动强烈侧向挤压加速了致密化进程。  相似文献   
38.
储层敏感性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庄油田郑408块沙三段属于敏感性储层,现场采用冷采、蒸汽吞吐、注入CO2、HDCS等多种开采方式,效果均不理想。在对该区块储层特征、敏感性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蒙脱石含量平均高达41%,致使储层具有强~极强水敏性,因此认为黏土矿物是影响储层渗透率、制约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蒙脱石在富钙环境中会产生钙基蒙脱石,在富钠环境中会产生钠基蒙脱石。蒙脱石具有三层水结构:表层水、层间水和晶格水,失水由易到难,当温度达到300℃时,蒙脱石失去膨胀性能;长期在高温(800~1000℃)下,蒙脱石晶格破坏,产生相变,转化为莫来石和方石英。因此,实施注汽热采需把蒸汽温度提高到250~300℃,干度保持在70%。室内防膨静态和防膨流动实验表明,当SLAS-3防膨剂浓度为1.5%,黏土膨胀率为0,可以很好地起到抑制黏土膨胀的作用。该项成果的取得对指导王庄油田郑408块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9.
40.
The original geometallurgical model for the Namakwa Sands deposit was modified to accommodate ore blends in addition to the various single ore types. A process mineralogy approach was followed in a structured and systematic manner to evaluate the integrity of the adjusted model, particularly for ilmenite and zircon, the minerals of highest intrinsic value. This study reproduced recovery relationships predicted by the geometallurgical model for each of the key process functions, and as a result the integrity of the geometallurgical model is validated. Overall, the recovery potential determined for ilmenite and zircon are well adjusted to model estimates. Poor mineral liberation, an anomalously high abundance of garnet and pyroxene and variation in particle chemistry are recognized as the key recovery penalties. The gangue conten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straint to ilmenite recovery, whereas zircon chemis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negative factor in the production of a premium quality zircon product.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d to the refinement of the current geometallurgical model and also identified opportunities to optimise mineral resource utilis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