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09篇 |
免费 | 2551篇 |
国内免费 | 17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14篇 |
技术理论 | 7篇 |
综合类 | 3293篇 |
化学工业 | 565篇 |
金属工艺 | 218篇 |
机械仪表 | 1135篇 |
建筑科学 | 8301篇 |
矿业工程 | 347篇 |
能源动力 | 341篇 |
轻工业 | 348篇 |
水利工程 | 204篇 |
石油天然气 | 445篇 |
武器工业 | 234篇 |
无线电 | 25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18篇 |
冶金工业 | 266篇 |
原子能技术 | 164篇 |
自动化技术 | 55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291篇 |
2022年 | 549篇 |
2021年 | 594篇 |
2020年 | 642篇 |
2019年 | 542篇 |
2018年 | 540篇 |
2017年 | 654篇 |
2016年 | 791篇 |
2015年 | 903篇 |
2014年 | 1682篇 |
2013年 | 1357篇 |
2012年 | 1824篇 |
2011年 | 1963篇 |
2010年 | 1721篇 |
2009年 | 1678篇 |
2008年 | 1651篇 |
2007年 | 1803篇 |
2006年 | 1565篇 |
2005年 | 1221篇 |
2004年 | 967篇 |
2003年 | 797篇 |
2002年 | 643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509篇 |
1999年 | 409篇 |
1998年 | 291篇 |
1997年 | 214篇 |
1996年 | 192篇 |
1995年 | 182篇 |
1994年 | 145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3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本文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直转矩控制系统用以改善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混合动力汽车低速的运行性能,可以降低了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和磁链脉动,使控制系统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同时有效地扩大了系统调速范围。并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该直接转矩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有效性。同时在混合动力汽仿真软件Advisor中,显示了控制策略对汽车起动和低速运行中快速性与稳定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最小开关损耗两相调制SVPWM控制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存在计算复杂、损耗人的缺点,影响了逆变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对传统SVPWM控制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最小开关损耗的两相调制SVPWM改进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减少了中间变量的运算,降低了开关频率,从而减小了开关损耗.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有多口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有关该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则众说纷纭,一直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川中地区栖霞组、茅口组岩心及薄片等岩相学特征,以及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储渗空间类型及储渗相特征研究,分析了白云岩储层的成因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认为:(1)茅口组、栖霞组石灰岩地层经历了构造控制热液活动,发育萤石、鞍状白云石、天青石的热液矿物组合和膨胀角砾结构;(2)较之于宿主石灰岩,细—中晶云岩和鞍状白云石均呈现出δ18O负偏移、87Sr/86Sr正偏移;(3)中二叠统形成由热液溶孔、热液白云岩晶间孔、热液溶洞、热液扩溶缝等4种储渗空间构成的热液白云岩储渗体。结论认为:(1)热液白云岩储集相发育和分布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呈"透镜状"分布在具"下凹"地震反射特征的区域;(2)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储集相与下伏烃源岩和上覆封堵层的有机组合可构成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6.
为了实现空间光通信中高精度的链路,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面阵探测器对于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首先从机理上分析了质心算法的误差,并仿真验证了满足空间无损采样条件的必要性。我们定义了NU值并以此为指标来量化探测器的非均匀性,随着NU自0开始线性增长,质心的定位误差持续增长但是速度放缓。当NU值为0.005时,最大定位误差为0.043 像素。在目标入射到光学系统的光强不断改变的条件下,NU值越小,质心位置越接近光斑的真实位置。我们通过实验测试了某种典型的CMOS探测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像元响应,建立了像元响应非均匀性的数理模型,计算出NU值于线性响应范围内在0.0045到0.0048范围内波动。光斑质心定位精度的实验结果表明,绝对定位误差小于0.05 像素,可以满足高精度链路的需求,验证了理论和仿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为了让网络捕捉到更有效的内容来进行行人的判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型特征空间分割与局部分支注意力网络(SLANet)机制的多分支网络来关注局部图像的显著信息。首先,在网络中引入阶梯型分支注意力模块,该模块以阶梯型对特征图进行水平分块,并且使用了分支注意力给每个分支分配不同的权重。其次,在网络中引入多尺度自适应注意力模块,该模块对局部特征进行处理,自适应调整感受野尺寸来适应不同尺度图像,同时融合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筛选出图像重要特征。在网络的设计上,使用多粒度网络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结合。最后,该方法在3个被广泛使用的行人重识别数据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进行验证。其中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mAP和Rank-1分别达到了88.1%和95.6%。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网络模型能够提高行人重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8.
分析Golay3稀疏孔径结构及其调制传递函数分布,介绍模拟实验平台构建的思路和实验装置的参数。给出全孔径和Golay3稀疏孔径两种光瞳的模拟实验像,以及进行维纳滤波图像处理,并与计算机模拟成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实验与计算机模拟成像一致,验证了稀疏孔径光学系统成像理论和维纳滤波技术应用于稀疏孔径光学系统图像复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