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化学工业 | 16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40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7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5篇 |
无线电 | 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4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王振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1-3
本文介绍了一种蝶阀,阀板上设有球面扇形外缘,背脊部有光滑的凹曲面能使蝶阀实现精确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能提高蝶阀的调节性,使控制接近压力设置点。通过流场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12.
为解决后装保障能力描述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对后装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在系统分析后装保障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后装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后装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定性及定量隶属度模型、单指标评估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方法的应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客观评估后装保障能力建设现状,为下一步后装保障能力建设资源投向和投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13.
414.
在大规模复杂网络空间中,快速识别结构洞节点对于病毒和舆情的传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识别结构洞节点的方法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基于多维属性映射与融合,提出一种结合邻接信息熵与邻接中心性的结构洞节点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加权的邻接信息熵作为邻居节点的信息量,使用邻接中心性度量节点传播这些邻居节点信息量的重要性,通过将结构洞节点的局部属性表示为节点传播信息的能力,识别网络中的关键结构洞节点。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的数据集下,该算法的ξ、τ和网络平均信息熵3个评估指标的总得分分别为0.470、1.679和4.027,优于现有算法,具有更优越和稳定的性能,且将该算法应用于大规模网络中仍然具有较低的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415.
图像描述任务是利用计算机自动为已知图像生成一个完整、通顺、适用于对应场景的描述语句,实现从图像到文本的跨模态转换。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描述算法的精确度和推理速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描述算法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图像描述的基本能力构建,二是图像描述的应用有效性研究。这两个层面又可以细分为传递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解决暴露偏差问题、生成多样性的图像描述、实现图像描述的可控性和提升图像描述推理速度等核心技术挑战。针对上述层面所对应的挑战,本文从注意力机制、预训练模型和多模态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传递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的方法,从强化学习、非自回归模型和课程学习与计划采样的角度分析了解决暴露偏差问题的方法,从图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和数据增强的角度分析了生成多样性的图像描述的方法,从内容控制和风格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图像描述可控性的方法,从非自回归模型、基于网格的视觉特征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解码器的角度分析了提升图像描述推理速度的方法。此外,本文还对图像描述领域的通用数据集、评价指标和已有算法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图像描述中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416.
A recent thought provoking paper affirms that in practice, the trade-offs model is not used. In this study, we reanalyse the data based on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Skinner’s mode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re may be some evidence of firms that are capable of achieving high performance across a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in that investigation, there is also plenty of evidenc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re tenet of the trade-offs model. We also emphasise that more practical and definitive statements about Skinner’s model must necessarily involve detailed studies of market leading firms, or, individual product/services. Opportunities to move forward on the topic of strategic trade-offs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417.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this research augments the concepts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organisational culture with one pioneering precursor and mediator, the sense of well-being, to develop an integr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s'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ur within the more complex context of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of Taiwanese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A field survey of 131 employees from the selected virtual organisation was analys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o examine the outcomes empirically. Our research offers a persuasive body of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notion that increasing employees' sense of well-being can successfully form a bridge that can connect social capital tendency,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nd employees'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ur. Surprisingly, and contrary to common belief, the integrated model shows that social capital tendency seems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n affecting employees' sense of well-being within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in a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Consequently,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subtle interplay of employees' sense of well-being, social capital tendency,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ur, while the in-depth analysis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