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02篇 |
免费 | 1371篇 |
国内免费 | 13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49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1591篇 |
化学工业 | 612篇 |
金属工艺 | 464篇 |
机械仪表 | 2437篇 |
建筑科学 | 1683篇 |
矿业工程 | 339篇 |
能源动力 | 756篇 |
轻工业 | 289篇 |
水利工程 | 260篇 |
石油天然气 | 376篇 |
武器工业 | 180篇 |
无线电 | 21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87篇 |
冶金工业 | 297篇 |
原子能技术 | 257篇 |
自动化技术 | 95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55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61篇 |
2016年 | 333篇 |
2015年 | 431篇 |
2014年 | 1058篇 |
2013年 | 953篇 |
2012年 | 1326篇 |
2011年 | 1717篇 |
2010年 | 1229篇 |
2009年 | 1122篇 |
2008年 | 1272篇 |
2007年 | 1556篇 |
2006年 | 1503篇 |
2005年 | 1388篇 |
2004年 | 1168篇 |
2003年 | 1157篇 |
2002年 | 1010篇 |
2001年 | 720篇 |
2000年 | 559篇 |
1999年 | 529篇 |
1998年 | 426篇 |
1997年 | 341篇 |
1996年 | 295篇 |
1995年 | 222篇 |
1994年 | 174篇 |
1993年 | 164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8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绍了一种两总线智能化的气体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探测器采用抗中毒型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用红外遥控调节零点和增益。通讯采用直流电源载波方法,信号线与电源线公用,不仅降低了布线成本,而且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82.
质量信息是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的基础,CAQ系统关键在于质量信息集成。本文基于质量信息集成技术,适应先进生产模式,研究了现代企业环境下的CAQ系统模型框架。首先探讨了质量信息和信息集成在CAQ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并建立了以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相结合为主旨的基于质量信息集成的CAQ系统,着重研究了CAQ模型架构、与相关系统的信息交互等,最后讨论了典型企业CAQ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3.
84.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在系统失效概率分析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般串联、并联及K/N表决系统(不要求系统中各零件失效事件是相互独立的)的失效概率建模与失效概率预测。通过详细考察、深入分析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方法及其在零件失效概率和系统失效概率计算中的建模过程,介绍“系统级”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及其在系统失效概率分析中的应用,并给出应用实例及其与实验观测结果的比较。与传统的先计算零件失效概率,再在各零件失效相互独立的(不真实)假设条件下建立串联、并联、表决等系统失效概率模型的方法不同,文中提出应用“系统级”的应力-强度干涉分析直接建立系统失效概率模型的方法。为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预测系统失效概率,首先详细分析传统的零件失效干涉分析过程中发生的系统可靠性信息损失问题。分析表明,零件失效概率的不确定性与载荷分散程度有关,在传统的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计算零件失效概率过程中遗失的失效相关性信息对系统失效概率估算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无法通过传统的零件可靠度参数构建一般系统(具有失效相关性的非独立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原因。最后,建立能根据系统低阶失效数据预测高阶失效概率的参数化模型。 相似文献
85.
G.L. Samuel Seung-Han Ya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26(7-8):819-824
Automotiv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ct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the present world.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challenges of competitors, the automobile industries are taking necessary steps to satisfy the customers by supplying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at lower cost. The machine vision inspection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control with
their accurate dimensional measurement capability.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se systems have to be analyzed using appropriate
algorithms. In the present work, algorithms based on computational geometric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et up the
coordinate system for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laser vision system for subframe and lower arm assembly of automobile front
chassis module. The concept of a convex hull and a modified Voronoi diagram are utilized for establishing the coordinate system
for measurement data. The design coordinate system is determined using the Voronoi diagrams. The measurement and design coordinate
systems are mapped using 3D transformations.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sample data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从质量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质量体系分析的资料、质量体系的环境分析及结构型式分析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大型铸锻件的质量体系 ,可供大型铸锻件生产厂按 ISO90 0 0系列标准分析、设计、建立和完善大型铸锻件质量体系时参考。 相似文献
87.
“流空间”视角下,对城市体系的研究
逐渐由属性数据测度的静态等级结构转向关系
型数据测度的动态城市网络。以浙江省宁海县
为例,利用SDK数据表征各乡镇间的实测人流
联系强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改进的优势
流法和位序—规模法测度城镇体系网络特征,
且与现行县域总体规划的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对
比。结果表明:一、宁海县各乡镇联系整体呈现
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不均衡特征;二、第一、
第二和第三优势流主要向跃龙街道和桃源街
道汇集,且可识别区域内联系紧密的乡镇组合;
三、宁海县的人群流动通廊与规划轴线走向、
对外交通系统布局基本一致,西店镇、茶院乡—
力洋镇组合、前童镇—岔路镇组合的发展基本
符合规划设想,长街镇与规划设想尚有一定的
差距。为优化宁海城镇体系,建议采取统筹区域交通、强化重点乡镇中心性、整合要素资源等措施。本研究对于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识别和规
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本文针对重庆地区住宅建筑遮阳设计的现状对一些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并抽取其中一栋住宅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设计,以期为阳光利用下的建筑遮阳设计研究提供较为充实可靠的资料、为重庆市其它类型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基于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筑垃圾的界定与分类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指出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提出了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步骤;给出了建立建筑垃圾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等角度,论述了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从系统动力学的国内外发展和特点出发,简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后,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系统动力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系统动力学在经济管理应用中尚需完善之处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