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9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1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91.
一种抑制发散的联合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分一同步码分复用(TD—SCDMA)系统中所涉及到联合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规卡尔曼滤波器的联合检测方法就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规卡尔曼滤波器联合检测主要是在噪声模型不准确的情况下,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但是当输入信号白噪声远远大于估计噪声的时候,随着迭代次数增加,常规卡尔曼联合检测算法性能可能会发散的问题,导致性能会变得很差,为了解决这点不足,通过修改噪声模型,使常规卡尔曼滤波器联合检测更快收敛,达到抑制发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产生的原理,其次介绍了研究系统干扰的方法和仿真模型,包括网络结构、功率控制、路损模型、仿真参数等,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TD-LTE系统与WCDMA及TD—SCDMA系统共存时的影响,给出两系统共存的ACIR建议值。  相似文献   
93.
首先对TD-SCDMA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干扰类型及其常见问题进行了分类与定位,接着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给出了TD-SCDMA网络干扰问题的优化流程,最后通过具体的优化案例对TD-SCDMA网络的干扰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通过分析富士康工业园E座3扇区高掉话原因,梳理了TD-SCDMA系统干扰分析和处理流程,给出了干扰区域的后续网络优化思路,最后从排查小灵通干扰、TD系统内的干扰、设备自身干扰等方面对干扰问题的排查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特点出发,得出了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一个商务会所经过无线环境测试、覆盖分析、干扰分析、话务分析和兼容性分析后,做出了一套完整的实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6.
陈如明 《移动通信》2010,34(3):69-73
文章在分析讨论TD的比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基础上,重点论述TD—SCDMA面向未来的融合演进发展策略,对全业务环境下双网深度融合及网络优化、低频段的有效利用、飞蜂窝的战略作用、LTE及4G演进的渐进引入策略、TD产业链的国际化、与WiMAX及802,11n等802.11x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7.
石浩  张志 《移动通信》2010,34(17):17-19
文章从室内外基站相互干扰特性出发,分析7TD—SCDMA室内外同频组网的干扰情况。并提出了根据干扰情况进行频率分配和无线资源调整的频率复用组网解决方案,最后研究该项技术在实际网络的应用效果,并提出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网络业务质量、改善用户的业务感知,中国移动在TD-SCDMA的运营部署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机制,文章重点介绍了创新机制中最重要的"三不"和"三新"机制。文章指出,通过"三不"机制,即"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可保有GSM用户规模并保证用户平滑使用TD网络;通过"三新"机制,即"新机制、新标准、新测量",可提升GSM/TD网络互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99.
马迎久 《移动通信》2010,34(19):33-36
N频点组网是TD—SCDMA建设的一项关键因素,对网络性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N频点技术的主要特性,然后在TD—SCDMA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引入F频段的网络策略分析,最后针对不同场景提出原则性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0.
王超  董伟杰 《移动通信》2010,34(3):44-46
文章从实际运营需求和设备支持程度出发,探讨了基于资源占用的异系统间RRC重定向、基于负荷的异系统切换和基于最大用户数的TD—HSDPA业务均衡三种负荷均衡手段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给出部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