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72篇 |
免费 | 786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3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813篇 |
化学工业 | 527篇 |
金属工艺 | 167篇 |
机械仪表 | 288篇 |
建筑科学 | 774篇 |
矿业工程 | 227篇 |
能源动力 | 300篇 |
轻工业 | 89篇 |
水利工程 | 3279篇 |
石油天然气 | 1803篇 |
武器工业 | 9篇 |
无线电 | 28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7篇 |
冶金工业 | 88篇 |
原子能技术 | 38篇 |
自动化技术 | 14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6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230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364篇 |
2014年 | 472篇 |
2013年 | 456篇 |
2012年 | 539篇 |
2011年 | 684篇 |
2010年 | 489篇 |
2009年 | 471篇 |
2008年 | 425篇 |
2007年 | 501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525篇 |
2004年 | 455篇 |
2003年 | 491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59篇 |
2000年 | 354篇 |
1999年 | 305篇 |
1998年 | 264篇 |
1997年 | 199篇 |
1996年 | 213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三峡垂直升船机塔柱纵、横向联系梁在塔柱连接以及整体结构联合受力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梁的配筋设计是塔柱土建结构配筋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对塔柱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直接应用有限元结点力计算梁内力,比常见的应力积分法的精度提高1阶,而且避免了角点应力奇异性带来的误差。该方法基于MARC软件二次开发,不需要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操作简单,编程容易,是三维实体单元计算梁结构内力的实用方法。同时,针对升船机塔柱联系梁数量多、工况复杂的特点,提出从数据准备、内力提取、拉力计算到应力成果显示的程序自动化操作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2.
三峡工程及其几个岩石力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家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5):597-602
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开发的任务和主要效益:枢纽布置与主要水江建筑物;施工规划及工期;工程建设进展及现状;三峡建设的几个岩石力学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3.
常规油层和气层的解释理论和技术日趋完善,但关于凝析气藏的测井解释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以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为例,对凝析气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凝析气层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幅度和深、浅、微电阻率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研究区凝析气藏特点,在关键井“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采用交汇图技术和实际试油、试气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常规测井储集层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红台气田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凝析气藏特点,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参数分类评价标准,依据该标准将红台地区储集层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54.
长江干流九江段与鄱阳湖不同季节的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时期鄱阳湖与长江及其他各条河流的关系,初步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水量的影响,对九江段长江干流、鄱阳湖地区河水、湖水进行了采样和氘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同位素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可用于揭示湖泊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三峡补水调度过程能有效减少鄱阳湖春季的水量流失,4月份鄱阳湖流域已进入雨季,大量内河来水导致鄱阳湖水以较大的流量向长江补给;调洪削峰调度阶段,较高的长江水位对鄱阳湖存在一定的顶托作用,导致湖水难以排泄;三峡蓄水过程引起的长江水位降低加速了枯水期鄱阳湖水的流失。三峡水库的调度需要考虑到鄱阳湖流域水情,以免加重该流域丰水期的洪涝灾害和枯水期的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55.
三门峡水库汛期排沙是解决泥沙淤积问题、控制潼关高程的关键途径。\"蓄清排浑\"运用以来,非汛期蓄水期库区发生淤积、汛期降低水位运用排泄全年泥沙,基本保持了库区动态冲淤平衡。不同控制水位和入库流量过程存在不同的排沙效果,针对三门峡水库汛期排沙过程的差异,对\"蓄清排浑\"运用以来汛期排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水库敞泄和不同控制水位运用对排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汛期平水305 m、洪水敞泄的运用条件下,水库排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点,汛期排沙总量与入库含沙量和水量密切相关;完全敞泄时库区冲刷取决于流量大小和敞泄时间,净排沙效率随着水量的增加和敞泄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冲刷效率降低;汛期控制运用期,当流量在1000 m3/s以上时、水位在305~311 m也会产生一定的排沙,排沙效果取决于含沙水流在壅水段的滞留时间和出入库流量之比。研究成果可为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对气体熔化极弧焊(Gas metal arc welding, GMAW)过程中采集的正面熔池图像和温度信息通过多传感器定量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熔池图像的有效性判别。将熔滴热焓对温度场的影响考虑在内,对半椭球热源温度场进行修正,得到新型的三维温度场解析模型。借助信息融合后有效的熔池图像可获得无数个熔点温度的位置信息,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求解新型温度场模型超定方程、辨识模型中椭球热源系数及熔滴热焓4个时变参数,从而得到实时修正的三维温度场动态解析模型。借助该模型通过PID控制实现了利用正面传感信息对GMAW焊接过程中背面熔宽的闭环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7.
城市空间拓展是一个由多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过程。为有效减小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为类似问题提供一种较科学的解决途径,文章以四川省开江县为例,阐述了基于三标度法的AHP法的五个应用步骤,即分析问题、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相对权重、赋值评价及总值测算、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及验证。通过分析,指出城市空间拓展的关键步骤是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分层次计算相对权重来确定所有指标因素相对于总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而判断开江县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经过验证,基于三标度法的AHP法可以有效判断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是一种可操作性强、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汉江干流水温的影响,采用汉江干流白河站、黄家港站和襄阳站实测水温资料,基于改进的河流水温变化评价指标,分析了大坝加高前后汉江水温变化趋势,量化评估了水库下游河道水温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显著改变了汉江中游水温情势,坝下河段水温极值变幅指标呈下降趋势,均化程度逐年加深,黄家港站最高、最低水温的出现日期均向后推迟,存在“滞冷”和“滞温”现象;水温情势的改变程度与距离密切相关,距离大坝较近的黄家港站水温情势变化明显,水温集中期相较于大坝加高前滞后约23 d;距大坝较远的襄阳站水温情势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9.
对三峡升船机上闸首下沉式工作闸门布置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工作闸门的结构布置和结构分析,启闭机和平衡重系统的布置,锁定装置、正反向支承以及止水密封等的选型和布置.在定出上闸首下沉式工作闸门总体布置方案的基础上,指出本方案所存在的技术难点,供设计部门在闸首设备布置设计方案比选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0.
三峡机场灯光带滑坡,属典型的人工加载“后推式”碎石土滑坡类型。该滑坡治理前,稳定系数仅1.07,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不仅严重阻碍机场灯光带导航系统的建设,且危及相距仅200m的汉宜高等级公路。该滑坡通过工程治理,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