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电工技术   1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74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490篇
矿业工程   62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9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1.
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针对地震中框架结构未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现象,从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和楼板的影响、可能导致框架梁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原因、造成框架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影响框架柱承载力发挥的原因,以及结构在大震下受力状态变化和不同受力阶段的梁柱构件的可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介绍了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设计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系统的安全储备分为基本安全储备、整体安全储备与意外安全储备三个层次。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决于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意外安全储备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构系统的意外安全储备主要来自其鲁棒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目前对于结构系统的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的研究很不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新乡某工程的勘察进行实例分析,详细阐述了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对场地地震液化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新县城选址地质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从北川县城穿过,地震时北川县城烈度大于等于10°;地震引发北川县城周围多处山体滑坡、崩塌次生灾害;对北川县城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使其成为"5.12"地震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县城。灾后重建必须把城市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城市安全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及其安全性。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大量资料和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北川县城原地重建的可能性,并提出备选场址比较方案;综合研究原县城驻地、备选场址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等地质安全要素,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最终推荐安昌东南作为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场址。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四川汉旺震后破坏状况的介绍和与其他破坏严重地区的比较可以看出,设置汉旺5·12地震遗址保护地具有必要性。遗址保护地规划应从遗址保护地的定位、规划设计原则、主要构思、规划空间结构、保护措施、展示方式、重要场所意向性设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6.
朱国宾  刘明亮  杨依  邰媛媛  张景 《电子学报》2018,46(5):1269-1273
分析了我国现行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地域、主体和资源约束的应急预案体系超网络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研究案例,构建了相应的超网络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超网络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超网络模型具有高的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具有小世界效应,更好地揭示各层级预案间、同层级预案间的协同趋势,为同类研究提供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5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北川县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降雨影响,位于北川县擂鼓镇的五星沟分别于2008年9月24日及2009年7月17日发生特大型泥石流,造成了五星沟沟内五星村、大田村和南竹村等多处居民点被冲毁,沟谷两侧房屋倒塌或被掩埋。根据已有资料,通过分析五星沟泥石流的分布和形成特征,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和动力条件两方面探讨了该泥石流启动机制与物源转化机制,推算不同设计频率下泥石流的特征值,包括该泥石流的运动及动力特征。分析表明:五星沟大部分支沟属中频泥石流沟,发展阶段均属发展期;五星沟具备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建议尽快对其实施应急治理。开展五星沟泥石流启动机制的研究,对于监测与治理汶川地震造成的次生泥石流灾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汶川震区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13日凌晨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暴发了16条泥石流,其中1条特大型(文家沟泥石流),1条大型(走马岭沟泥石流),9条中型,5条小型。清平乡场镇暴发的文家沟泥石流规模最大,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达310×104 m3,文家沟泥石流将清平乡老场镇的大部分区段淤埋。由于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高烈度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形成原因,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从物源条件、地形条件、降雨条件分析了泥石流形成原因,并分析了泥石流成灾特征及成灾过程机制,以及泥石流运动特征等。  相似文献   
5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4,54(4):902-909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its accompanying liquefaction and tsunami severely damaged many sewage systems including sewage pipes, manholes, pumping stations a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over a wide area from Tohoku to the Kanto region.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survey and on-site confirmation in order to summarize and categorize the damage factors that shut down facilities such as drainage systems and treatment systems. We also stud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liquefaction of the sewag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0% of sewage pipes and 70% of manholes were damaged by liquefaction and that 54%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nd 75% of pumping stations were damaged by tsunami. Nevertheless, no severe damage was found along sewage pipe sections where liquefaction countermeasures had been executed, suggesting that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60.
Finite-element (FE) simulations are increasingly providing a versatile environment for conducting lateral ground deformation studies. In this environment, mitigation strategies may be assessed in order to achieve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parametric study, three-dimensional F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mitigation by the stone column (SC) and the pile-pinning approaches. Mildly sloping saturated cohesionless strata a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action of an applied earthquake excitation. For that purpose, the open-source computational platform OpenSees is employed, through a robust user interface that simplifies the effort-intensive pre- and postprocessing phases. The extent of deployed remediation and effect of the installed SC perme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mesh resolution is also addressed. Generally, SC remediation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and stratum lateral deformation. For a similar stratum with permeability in the silt range, SC remediation was highly ineffective. In contrast, pile pinning appeared to be equally effective for the sand and silt strata permeability scenarios. Overall, the conducted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computations for providing insights toward the process of defining a reliable remediation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