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4篇
  免费   4080篇
  国内免费   4664篇
电工技术   338篇
综合类   2269篇
化学工业   4008篇
金属工艺   857篇
机械仪表   198篇
建筑科学   6795篇
矿业工程   5720篇
能源动力   563篇
轻工业   2138篇
水利工程   2003篇
石油天然气   5472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1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9篇
冶金工业   1232篇
原子能技术   234篇
自动化技术   27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1121篇
  2020年   1106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1030篇
  2016年   1144篇
  2015年   1089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578篇
  2012年   2212篇
  2011年   2106篇
  2010年   1575篇
  2009年   1637篇
  2008年   1365篇
  2007年   1698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560篇
  2004年   1344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850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457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以星村煤矿33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分别模拟了3302运输巷距离断层60、50、40、30、20、10 m时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对距离断层不同位置时的深井巷道围岩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断层对掘进工作面影响的应力分布规律,从而得出掘进工作面开采时周围煤岩体受断层影响的规律,即距断层越近,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煤岩聚集的弹性能越大,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就越大。采取相应的卸压措施后,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卸压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为保证刀柱式老采空区上行长壁开采安全,需要对层间岩体在采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合理确定长壁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参数.基于对层间岩体在采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综合考虑层间岩体的黏聚力、摩擦阻力、采动压力、岩体自重、刀柱残余承载力等因素的作用,提出了评价层间岩体稳定性的安全系数法.如果安全系数大于1,则可以认为在上行开采过程中层间岩体能够保持稳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行长壁工作面不同开采参数对层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壁工作面宽度、护巷煤柱宽度对层间岩体稳定性影响明显.在刀柱式老采空区进行上行长壁开采,应减小工作面开采宽度,增大工作面护巷煤柱尺寸.  相似文献   
4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改造存在高温条件下酸岩反应速度快、滤失量大的特点,常规酸液体系难以实现深度改造和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目的.通过多年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以胶凝酸、变黏酸、转向酸、地面交联酸为主的多套酸液体系.通过高温流变实验,分析不同油藏类型酸压适合的酸液体系,指导单井酸压酸液选型和工艺优化,取得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均相法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TCC为壳聚糖C2位氨基H被季铵盐侧链取代的产物。在p H7.4的生理条件下,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并结合小牛胸腺DNA(ct DNA)热变性测定等实验手段,初步探讨了HTCC与ct DNA的相互作用机理,荧光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HTCC对AO-ct DNA体系有猝灭作用,且符合静态猝灭特征。圆二色谱、热变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TCC主要以嵌插的方式与ct DNA结合,使双螺旋结构更紧密。   相似文献   
46.
将铝合金稀土转化膜成膜工艺用作阳极氧化后处理工艺.多种实验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后经稀土处理,膜的耐蚀性有明显的提高,铈盐对多孔氧化膜层具有封闭作用,其封闭效果可与常温封闭方法相比拟.  相似文献   
47.
邓惠军 《云南化工》2020,(2):173-174+177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关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滤液滤渣问题一直是学生的难点。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利用"列表法"分析,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反应后的滤液滤渣成分直观展示出来,有效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性,特别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48.
利用加压水溶液法合成了黄铁矿型二硫化铁,研究了反应压力和溶液pH对产物中二硫化铁含量的影响,给出了合成反应的可能机理,测定了二硫化铁活性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9.
以宝积山煤矿705工作面沿空侧回风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电镜扫描、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射流钻割冲孔防治冲击地压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射流以基本段射流对孔壁的钻割为主,冲孔后孔壁周围塑性区内煤体裂隙十分发育;冲孔期间钻头沿钻孔轴向连续式运动,所形成的柱体状冲孔空间能够实现对煤体的卸让压增透效果,煤体内会重新形成应力峰值并呈“内低外高”的“双峰值”应力曲线;冲孔直径为420 mm、两相邻钻孔之间中心距为5 m、冲孔段长度取10 m时卸让压增透效果最佳。现场工业性试验期间,电磁辐射和瓦斯流量衰减监测数据验证了该冲孔防冲技术的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分析特厚煤层区段煤柱宽度变化区的冲击危险性,以大佛寺煤矿40103回风巷煤柱宽度变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煤柱宽度变化前后的微震、地音监测数据,以及锚杆、锚索轴力变化情况,分析煤柱宽度变化对冲击危险性的影响规律,得出煤柱宽度变化后冲击危险性升高的原因,提出弱化静载荷源、增强煤柱稳定性和提高支护强度等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大幅降低了冲击危险性,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保障了掘进工作面煤柱宽度变化后的安全生产,可为类似开采技术条件下的区段煤柱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