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31篇
化学工业   74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69篇
矿业工程   144篇
能源动力   171篇
轻工业   96篇
水利工程   156篇
石油天然气   11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6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邓军 《广州化工》2011,39(1):121-122
含固重油的储存技术在中国有很少的资料,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含固重油组分复杂,并且含有煤粉固体颗粒,所以该油品具有重油和煤的双重性质。本文基于作者在神华煤直接液化储运车间工作五年的经验,总结含固重油的储存和操作要点。例举了在这几年中遇到的储存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综述了液化油的研究现状,石油、焦化行业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和技术现状,阐述了液化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油品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和性质表征,最后对液化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hydrogen liquefaction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from 1898 to 2009. First, there is a concise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numerou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esigns given such as the first hydrogen liquefaction device, long time ago simple theoretical processes, today's actual plants with efficiencies 20–30%, a list of the capacity and location of every hydrogen liquefaction plant in the world, and some modern more efficient proposed conceptual plants with efficiencies 40–50%. After that,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future large-scale liquid hydrogen liquefaction plants is given. It is found that every current plant is based on the pre-cooled Claude system, which is still the same as was 50 years ago with little improvement. Methods to resolve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plants include proposing completely new configurations and efficient systems coupled with improved efficiencies of the main system components such as compressors, expanders, and heat exchangers. Finally, a summary and comparison of the process efficiencie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a newly proposed Multi-component Refrigerant (MR) system being developed by NTNU and SINTEF Energy Research AS.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人工配制城市固体废弃物试样,利用中型动三轴试验仪,进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与动应变密切相关,且振动次数超过一定值后孔隙水压力趋于稳定,但在振动过程中并未出现液化现象;提出不同应变破坏标准和等效振动次数的动强度指标,为填埋场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合理的强度参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强度曲线具有良好的归一化性状,进行少量有代表性的动三轴试验,即可方便地建立不同初始应力状态下任一等效振动次数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式,为震陷量的计算提供计算公式及相应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105.
地面横向往返运动下可液化土层中桩基响应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非液化和液化土层中桩基础宏观震害现象以及等幅波与真实地震波振动台模型实验中桩和土层的加速度、位移、桩土相互作用力、桩动力p-y曲线、桩身弯矩与孔压发展过程对比,研究地震引起的地面横向往返运动下可液化土层中桩基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非液化土层中上部结构惯性力控制着桩的反应性态,桩头加速度和桩身弯矩与土层加速度时程基本保持一致;液化过程中桩土相互作用力呈现明显增大现象,土体侧向刚度虽然衰减,但同时土层相对位移和桩土相对位移增大的影响更为强烈,即土层和桩土相对位移对桩土相互作用力增大的作用明显大于土体刚度衰减引起桩土相互作用力减小的作用;液化土层中桩土相互作用最大反应不是在土层加速度峰值时刻,而是土体相对位移达到最大时响应最大,此时土层孔压比为0.8左右;非液化土层中桩土相互关系为桩推土,惯性力是控制因素,液化土层中则为土推桩,土体位移起主要作用,而液化发展是这一转变决定性因素;常规仅考虑土体刚度衰减的拟静力方法不适合液化土层中桩基础地震响应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06.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有效应力方法对液化场地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饱和液化砂土的循环塑性模拟中,采用了超固结边界面、Armstrong-Frederick型非线性运动硬化准则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来描述动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循环活动性以及液化强度等特性。对于桩的动力本构行为,则采用了可以考虑体积效应和轴向力影响的梁-柱单元来模拟。以某城市高架桥的实际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地基液化时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武汉地铁二号线越江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若干工程地质问题和施工重难点,主要有两岸有害气体、浅层砂土是否液化、盾构机障碍物和江中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等。围绕如何正确评价及合理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做到即要极大降低施工风险又需有效避免工程浪费,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地下水流速流向测试、有害气体探测等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地质学理论分析,从综合液化判别、地下水参数取值、障碍物和有害气体地质预测及工程处理措施等多方面提出科学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详实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饱和砂土地基在地震、爆炸等振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从而使堤坝等上部构筑物发生破坏。开展了爆炸液化场地上堤坝变形的大型模型试验,考虑了筑坝材料以及堤坝地基加固措施对堤坝变形和坝身裂缝的影响。试验表明:堤坝沉降主要发生在场地液化后的1~2 h内,该段时间内产生的沉降占7 d时沉降量的84%~87%;掺加了碎石的堤坝比未加碎石的堤坝7 d时沉降量大24%;地基内采用土工格栅+土工布的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堤坝在液化场地上的沉降,比未加固的堤坝沉降减少了10%。堤坝的裂缝主要出现在细骨料筑成的坝段和不同筑坝材料的交界处,沿坝身开展。总结了国内外规范中对于液化地基沉降的计算及预测方法,根据液化地基上浅基础建筑物沉降图表对试验中的堤坝沉降进行了推算,发现实测沉降与推算沉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9.
可液化土中单桩地震响应的离心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离心机动力模型试验,观测了饱和砂土层中单桩-上部结构在强震中的反应,并通过数值方法导出了桩土水平相对位移和侧向土阻力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强震下饱和砂土中孔压增长较快,孔压的增长减弱了土阻力及桩身内力,同时使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降低;砂土接近液化时,桩基础失去大部分承载力,上部结构沉降严重。本研究加深了对砂土液化过程中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有助于建立液化土中桩基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基于HHT方法的场地液化的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HT方法定义了一种地震加速度记录的瞬时频率时程,该瞬时频率时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原始加速度记录的频率非平稳特性予以量化。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根据地震加速度记录对场地液化进行识别的方法。通过分析实测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参照实际的震害调查资料,并与现有其他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