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6篇 |
免费 | 175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4篇 |
综合类 | 213篇 |
化学工业 | 110篇 |
金属工艺 | 131篇 |
机械仪表 | 107篇 |
建筑科学 | 675篇 |
矿业工程 | 93篇 |
能源动力 | 47篇 |
轻工业 | 94篇 |
水利工程 | 196篇 |
石油天然气 | 241篇 |
武器工业 | 20篇 |
无线电 | 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7篇 |
冶金工业 | 55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43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64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上扬子区海相沉积主要表现为T型、H型和TH型3种层序样式,不同层序样式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不同。相对于T型、TH型,盖层沉积及演化主要受H型样式控制。对于泥质岩盖层,H型样式的二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下部的盖层质量较好;对于膏盐岩盖层,它们多出现于快速海侵、缓慢海退的H型样式的二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HST)中。同时,H型样式泥岩在三级层序内的TST也有利于油气封盖;在湖南古丈县罗依溪镇的栖凤隧道剖面上,由HST到TST,突破压力从小变大,比表面积从大变小,页岩中的砂质含量变小、灰质含量增大,显然,H型样式泥质岩类盖层TST明显比HST好。 相似文献
92.
在精细地层对比、膏盐岩岩石物理分析以及模型正演的基础上,确定了川东北通南巴地区膏盐岩盖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利用神经网络地震相分析技术刻画了盖层发育相带展布;采用三维地震属性分析、小波分频解释和密度反演等技术预测了膏盐岩盖层分布,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膏盐岩盖层的预测技术方法,并对研究区盖层与油气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3套膏盐岩盖层,而嘉四五段—雷一段膏盐岩厚度大、蠕动性好,对断层具自封闭效应,是最有利的区域盖层,但封盖条件受断层活动规模影响。该区南部断裂活动弱,往北活动增强,北部断裂封盖条件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93.
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是否被裂缝穿透的问题,在建立砂泥岩互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裂缝参数与应力应变的关系模拟出砂泥岩中的裂缝分布情况,研究裂缝在泥岩中的延伸能力,认为裂缝在泥岩中延伸的最大厚度为4 m. 据此,结合断层落差与泥岩隔层厚度的比较,将断层分为完全穿透型和部分穿透型两类,并对泥岩隔层的封闭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克拉2气田南部断层多为完全穿透型断层,北部断层多为部分穿透型断层。巴西盖组顶部泥岩隔层完全穿透型断层分布范围最大,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隔层部分穿透型断层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94.
大气顶窄油环油藏屏障注水开发技术适应性研究——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Es3-I油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顶油藏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气顶气锥进,造成油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产能。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Es3-I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屏障注水技术开发大气顶窄油环油藏的对策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分析了对该类油藏实施屏障注水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合理屏障注水比例、注水时机等开发参数。结果表明:与衰竭开发脑及常规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屏障注水开发能显著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95.
塔中北斜坡致密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发育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其上部盖层为良里塔格组3-5段的致密碳酸盐岩。在平面上,这套盖层基本上覆盖整个塔中北斜坡;在剖面上,致密灰岩呈块状分布,叠置相连,从而封闭下部鹰山组中的油气。通过对良3~5段致密碳酸盐岩盖层的岩性、厚度以及泥质含量几方面特征的分析,总结它们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而探讨影响塔中北斜坡这套致密灰岩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致密灰岩盖层厚度和泥质含量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塔中北斜坡良里塔格组的致密灰岩盖层厚度达到80 m,泥质含量的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达到20API即可以有效的封闭油气,厚度和泥质含量在影响油气封闭性方面具有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96.
双六井区凝析气顶油气藏开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六井区是辽河油田最为典型的大气顶(凝析气藏)、窄油环(稀油)、边底水的块状油气藏,文章系统总结了双六井区凝析气顶气藏的开采特征,指出采用衰竭式开采方式和“先采油,后采气”的开发技术政策是适合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对指导同类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针对乐安油田草31断块的气顶稠油油气藏,在落实天然气储量规模和油气分布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小气顶油藏的开采方式、布井方式、注水时机等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出适宜该油气藏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98.
以华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古生界油气保存的区域控制作用为研究重点,除分析了古生界自身发育的盖层条件外,着重分析了中新生代盆地叠加所构成的上覆直接盖层、区域盖层以及整体封存条件。研究认为,古生界的油气保存总体具有西部好于东部、下古好于上古、北华北好于南华北的特点,本溪组、石盒子组是古生界内部主要区域盖层,东部古近系和西部广布的三叠系为古生界后期油气保存提供了区域封盖条件,同时圈闭条件是造成东西部油气保存差异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腹部和东部断陷深凹—内斜坡区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单元。 相似文献
99.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层序及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沉积相和层序界面识别后,将巴楚隆起区寒武系划分为2 个二级层序(SS1和SS2)及14 个三级层序。每个二级层序又分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研究表明,SS1-TST 发育时期,区内地壳下降,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本区接受一套深水盆地相沉积;SS1-HST 发育时期,受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水循环受限和干旱炎热气候影响,区域沉积格局由盆地直接向局限台地转化,最终进入频繁暴露的蒸发台地环境,以沉积膏云岩和膏岩为主,形成一套重要的区域性致密盖层;SS2发育时期,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带的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0.
根据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室内分析研究和前人的资料及研究成果,对西藏措勤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等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措勤盆地中生界发育烃源岩主要有3套:郎山组—捷嘎组灰岩和泥灰岩、多尼组川巴段泥岩和接奴群泥晶灰岩;储集岩主要为郎山组和多尼组灰岩(礁灰岩)、白云岩和砂岩;盖层有多尼组泥质岩和郎山组泥灰岩。野外调查中发现了大量地表油气显示,并在包裹体中发现了沥青质,表明盆地经历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的过程,具有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油气成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显示出措勤盆地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