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3篇
  免费   1903篇
  国内免费   864篇
电工技术   1185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850篇
化学工业   2011篇
金属工艺   762篇
机械仪表   716篇
建筑科学   934篇
矿业工程   1028篇
能源动力   1687篇
轻工业   476篇
水利工程   137篇
石油天然气   359篇
武器工业   73篇
无线电   16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6篇
冶金工业   1303篇
原子能技术   437篇
自动化技术   44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931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1147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923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Transparent conducting Cd1−xSnxS thin film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on glass and Si substrates for various t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films.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showed broadening of peaks due to smaller crystal size of the Cd1−xSnxS films, and SEM micrographs showed fine particles with average size of 100 nm. S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lms was varied from 0% to 12.6% as determined from energy-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The room-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found to vary from 8.086 to 939.7 S cm−1 and corresponding activation energy varied from 0.226 to 0.076 eV. The optimum Sn concentration for obtaining maximum conductivity was found to be 9.3%.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found to be 939.7 S cm−1, and the mobility 49.7 cm2 V−1 s−1. Hall measurement showed very high carri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films lying in the range of 8.0218×1018–1.7225×1020 cm−3. The conducting Cd1−xSnxS thin films also showed good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with a turn on field 4.74–7.86 V μm−1 with variation of electrode distance 60–100 μm. UV–Vis–NIR spectrophotometric studies of the films showed not needed the optical band gap energy increased from 2.62 to 2.80 eV with increase of Sn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0–12.6%. The optical band gap was Burstein–Moss shif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rrier concent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hift also well matched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Hall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12.
在CY6102BZLQ直喷柴油机上,开发了一套基于电控技术的全气缸取样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通过电控技术,在取样过程中实验缸只进行1-2次喷油,取样机构和稀释系统迅速打开燃烧室空间并淬灭化学反应,气门停开机构适时关闭进、排气门.系统可实现模拟EGR、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等先进柴油机技术,是研究现代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生成、演化历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3.
张文豪  杜传进 《柴油机》2006,28(5):34-36,52
详细介绍了自行开发的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柴油机四效催化器的原理和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减少柴油机四种有害排放物尤其是CO和N O x效果较好;加装除S单元后,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4.
柴油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胜 《内燃机》2006,(2):33-36
简述我国排放法规以及柴油汽车排放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柴油汽车的主要排放控制技术,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5.
火电厂NOX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x的排放控制将是火电厂未来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减少NOx排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我国重型柴油机和轻型车现行的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352.2-2001《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的排放标准以及将要实施的等效于欧III的第3阶段排放标准进行描述释义,并简述2个阶段标准之间在限值、测试方法和技术保证措施等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7.
应用AVL-BOOST软件平台的广安模型,以8230中速柴油机的降低低工况排放为算例,考核计算模型的实际应用准确性。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利用该模型可预测喷油规律、增压压力、压缩比等参数对碳烟排放的影响,从而为预测及改善柴油机的碳烟排放提供了一种数值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FPSO上热站锅炉的烟气,减少FPSO上惰气系统能源消耗,对惰气系统配置及控制方式进行了改进。即惰气系统采用1台烟气模式、1台柴油模式,并与之对应配置2套完全独立的惰气总管,和1套公共控制系统。惰气系统工作时,烟气模式优先运行,烟气量不足时,柴油模式运行,产生的惰气作为烟气模式的补充。采用这种惰气系统,不但对FPSO热介质加热炉产生的烟气可以充分利用,减少柴油消耗量,节约惰气系统燃料成本,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外输及洗舱作业,提高生产时率。  相似文献   
119.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减少能源浪费、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成为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本文针对数据中心能耗占比较高的空调系统,提出了“液冷为主、风冷为辅”的双通道冷却系统架构,通过建立基于热传导技术的低热阻高效率导热通道,实现大部分热量的高效传导、自然冷却,同时大幅减少制冷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20.
Research o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recently and various AIE luminogens (AIEgen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etraphenylethene, hexaphenylsilole, distyrylanthracene, tetraphenylpyrazine, etc. However, facile tuning of the AIEgen emissions in a wide range remains challenging. Herein, a novel series of AIEgens is reported, based on imidazole‐cored molecular rotors, with facile synthesis and emission colors covering the whole visible spectrum. Moreover, these imidazole derivatives exhibit biological functions unique among the AIEgens, including mitochondria‐specific imaging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Benefiting from the easy preparation and the tunable emission, the imidazole derivatives are expected to not only diversify the family of AIEgens but also enrich thei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