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405篇 |
免费 | 7170篇 |
国内免费 | 306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526篇 |
技术理论 | 18篇 |
综合类 | 5619篇 |
化学工业 | 8964篇 |
金属工艺 | 2723篇 |
机械仪表 | 3243篇 |
建筑科学 | 10332篇 |
矿业工程 | 2320篇 |
能源动力 | 13910篇 |
轻工业 | 2239篇 |
水利工程 | 1472篇 |
石油天然气 | 2252篇 |
武器工业 | 652篇 |
无线电 | 57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424篇 |
冶金工业 | 3711篇 |
原子能技术 | 1313篇 |
自动化技术 | 52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36篇 |
2024年 | 3007篇 |
2023年 | 2637篇 |
2022年 | 3250篇 |
2021年 | 3379篇 |
2020年 | 3598篇 |
2019年 | 3251篇 |
2018年 | 2603篇 |
2017年 | 2973篇 |
2016年 | 3394篇 |
2015年 | 3154篇 |
2014年 | 5182篇 |
2013年 | 4939篇 |
2012年 | 5448篇 |
2011年 | 5979篇 |
2010年 | 4607篇 |
2009年 | 4645篇 |
2008年 | 4190篇 |
2007年 | 4570篇 |
2006年 | 3586篇 |
2005年 | 2780篇 |
2004年 | 2318篇 |
2003年 | 1981篇 |
2002年 | 1745篇 |
2001年 | 1496篇 |
2000年 | 1296篇 |
1999年 | 1022篇 |
1998年 | 811篇 |
1997年 | 641篇 |
1996年 | 584篇 |
1995年 | 430篇 |
1994年 | 388篇 |
1993年 | 308篇 |
1992年 | 236篇 |
1991年 | 218篇 |
1990年 | 182篇 |
1989年 | 147篇 |
1988年 | 120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65篇 |
1985年 | 94篇 |
1984年 | 82篇 |
1983年 | 50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11篇 |
1951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绿豆种胚中离子注入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SEM和SIMS检测到了离子注入以后绿豆种胚内部的铜元素和钛元素的浓度随深度的分布和形貌变化。说明离子注入诱发突变是带电粒子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2.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如何减少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缓解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是当下面临的两大问题。为此,建立了碳–绿证–电能量市场耦合交易优化模型。该模型中,发电商均以发电边际成本参与电能量市场竞价,考虑碳交易成本和绿证交易成本对发电商报价的影响,经过电能量市场统一出清后,得到最优的发电机组中标出力、碳配额基准系数和绿证比例系数,从而在限制区域碳排放总量、激励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购电成本最小,同时为监管部门制定碳排放配额系数和绿证比例系数提供参考。然后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进而利用Cplex求出模型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对偶变量,以便研究不同碳配额基准和绿证比例下碳排放边际成本和绿证边际成本的变化,揭示碳市场、绿证市场对电能市场影响的内在机理。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耦合交易机制与单一电能量市场优化结果,表明碳–绿证–电量市场耦合交易优化机制具有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碳排放量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983.
为提高含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性及资源供需灵活性,在碳交易与绿证交易交互运行模式下,建立考虑动态碳-绿证交易供需曲线的多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热电联产机组模型中引入碳捕集耦合电转气的基础上,构建计及动态碳-绿证交易交互机制的系统优化模型,减少碳排放;其次,构建基于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的多综合能源系统点对点资源交互模型,并将该模型解耦为综合能源系统联盟成本最小化与资源共享交易收益公平分配两个子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交互解耦求解,确保各主体隐私安全;同时,在收益分配阶段,采用非对称议价方法,量化各主体新能源出力与负荷的匹配程度以及在点对点资源共享中的贡献度作为议价因子,促进联盟内收益的公平分配。最后,设置多个案例场景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网络虚拟化使得智能能量感知网络部署成为可能,已有研究忽略了节点映射能耗最优化。本文把节点映射能耗优化问题转化为生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物资运输代价最优化问题,建立高效节能节点映射运输模型。根据最大元素法,提出了混合一阶段与两阶段映射算法,在链路映射的约束下找到节点分配最小能耗代价最优解;利用主动休眠策略,提出了基于运输模型的主动休眠虚拟网络映射节能算法;利用节点可重复映射技术,提出了基于运输模型的节点可重复映射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底层网络资源休眠数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能够显著降低系统能耗,适合大规模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 相似文献
987.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一个新的定量分析决策系统模型,给出了关于这一系统模型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描述;使用模型对不同情景下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系统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煤炭为主要基础能源的国家。除经济发展速度及规模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大影响外,产业结构变动也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8.
在有线网络中,TCP认为网络中分组丢失的原因只是拥塞,并调用相应的拥塞控制算法,减小发送速率。但是在无线网络中,由于传输链路的不可靠性,分组丢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误码,如果不对这两种丢包情况加以区分,都采取拥塞控制,会无效地降低网络吞吐量。通过综合底层反馈机制ECN和ELN来显式通知上层,明确告知分组丢失的原因是由拥塞还是链路故障引起的,并根据反馈信息给出具体解决丢包措施,以最大程度来增强无线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89.
以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甲烷还原氧化铈分解水制氢的两步法热化学循环过程,建立耦合光学、流动与传热、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组分输运的多物理场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精确性;研究各场之间的耦合机制及其对提升太阳能燃料转化效率的影响机理,提出太阳能反应器内的光-热-化学过程之间的协同优化方法。结果表明:甲烷氧化放热与氧化铈还原吸热互相作用使得催化剂温度存在波动;提高催化剂质量,同时辅以适当的光功率与反应物流量,反应物产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最大可达到38.75%。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