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99篇 |
免费 | 575篇 |
国内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9篇 |
技术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2999篇 |
化学工业 | 1058篇 |
金属工艺 | 93篇 |
机械仪表 | 243篇 |
建筑科学 | 6211篇 |
矿业工程 | 181篇 |
能源动力 | 125篇 |
轻工业 | 2370篇 |
水利工程 | 155篇 |
石油天然气 | 142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20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24篇 |
冶金工业 | 508篇 |
原子能技术 | 43篇 |
自动化技术 | 9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333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265篇 |
2015年 | 418篇 |
2014年 | 1347篇 |
2013年 | 888篇 |
2012年 | 1129篇 |
2011年 | 1172篇 |
2010年 | 1184篇 |
2009年 | 1234篇 |
2008年 | 1105篇 |
2007年 | 1150篇 |
2006年 | 1030篇 |
2005年 | 757篇 |
2004年 | 606篇 |
2003年 | 457篇 |
2002年 | 406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57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9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3篇 |
1961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40于个乡村厨房和城市厨房的实际调研,对乡村原生态厨房中包含的厨房文化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如何在中式现代整体橱柜设计中延续和传承中国厨房文化和饮食文化,并对中式现代整体橱柜提出了4点设计建议:灶台的参与性设计、不同形式的操作台面设计、食品储存的可视化设计以及地域文化在整体橱柜设计中的体现,希望对未来中国整体橱柜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些更符合国情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pH、温度、盐度三个因素下溶藻弧菌的最优培养条件。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以菌液的OD600为响应值,确定影响溶藻弧菌培养的各因素水平。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为pH7.62、温度34.55℃、盐度3.22%;菌体生长过程中pH和温度、温度和盐度对V.a ATCC17749生长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一个民族或群体由于各自有较稳定的生存地域和生计方式,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饮食文化,这是其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事实上。每个民族或群体的饮食生活是动态的,反映在文化上是相互交流的。在不同民族、地域、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渗透、吸收、整合、流变中,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变化,这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中显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与中原地区、周边民族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状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6.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宗教礼仪中,饮食种类、饮食器具、饮食行为以及饮食的象征意义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人为宗教,在举行各种祭祀和其他礼仪时,必定有饮食作为祭品,献给神灵。饮食行为是指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外在形式,与饮食祭品一起在沟通人与神联系过程中扮演着媒介角色,并为饮食象征传递信息,使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请求、愿望、情感等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7.
108.
西凤酒作为中国四大老牌名白酒之一,其三千多年发展历史是与中华民族的进化同步进行的,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缩影。考察西凤酒的历史,必然同时牵涉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考察中国文化史,也必然要涉及中国酒文化史和西凤酒的发展史,体现除了西凤酒的历史学价值;西凤酒的结构美、个性美正是西凤酒文化中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9.
Kim Bok-Rae 《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2014,(6):301-310
Since Korea-Japan annexation in 1910, Japan has promoted the migration and/or tourism into colonial Chosun (old Korea) as an efficient cultural strategy for extending imperialism into Korean peninsula. In many tour guide books, the gisaeng (Korean female entertainers) was not only a symbol of Chosun tradition, but a main icon of Chosun tourism. The high class Korean-styled restaurants (yorijoem) were established as tourist attraction for Japanese inlanders, with singing and dancing gisaengs, ondol (Korean heating floor) house and Korean authentic cuisine, etc.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firstly to explore the existential change of gisaengs in the yorijoem through its spatial significance in the 1930s, and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identity of Seoul local food culture and its metamorphosis under the colonial modernity.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