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97篇
  免费   14078篇
  国内免费   6783篇
电工技术   969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554篇
化学工业   12767篇
金属工艺   5038篇
机械仪表   8642篇
建筑科学   14880篇
矿业工程   5348篇
能源动力   3948篇
轻工业   6810篇
水利工程   5296篇
石油天然气   4910篇
武器工业   1602篇
无线电   79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160篇
冶金工业   4487篇
原子能技术   1901篇
自动化技术   13317篇
  2025年   39篇
  2024年   1703篇
  2023年   1833篇
  2022年   2912篇
  2021年   3292篇
  2020年   3736篇
  2019年   3259篇
  2018年   3017篇
  2017年   3829篇
  2016年   4230篇
  2015年   4322篇
  2014年   6959篇
  2013年   6641篇
  2012年   9037篇
  2011年   8891篇
  2010年   6867篇
  2009年   7092篇
  2008年   6471篇
  2007年   8127篇
  2006年   7162篇
  2005年   5991篇
  2004年   4919篇
  2003年   4237篇
  2002年   3520篇
  2001年   2983篇
  2000年   2681篇
  1999年   2266篇
  1998年   1775篇
  1997年   1552篇
  1996年   1321篇
  1995年   1192篇
  1994年   979篇
  1993年   742篇
  1992年   646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376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6篇
  1975年   15篇
  195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介绍了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并利用正交试验结果,采用综合平衡法分析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对混凝土各项指标的影响。据此,找出了钢纤维水泥混凝土用于桥面铺装层的施工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992.
关于土体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长期以来,地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一直停留在以洞周某点位移或塑性区大小的经验值作为判断稳定性的依据。隧洞洞周位移或收敛位移受围岩弹性模量、洞室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洞周不同部位的位移值也不相同,很难找到统一的位移判据标准。以塑性区大小作为围岩稳定性的判据要优于位移标准,但围岩塑性区受泊松比、洞室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不同软件计算出的塑性区大小也有差异,这种方法同样也不可靠。由此可见,传统的经验分析法不够合理。为此,提出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安全系数作为稳定性分析判据,该判据有严格的力学依据,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以黄土洞室为例,提出洞室的剪切与拉裂安全系数的概念,通过不断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c,j 值或c,j 与抗拉强度,使黄土隧洞围岩塑性区不断扩展,直至塑性应变或位移发生突变时,即表明隧洞发生剪切破坏,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剪切安全系数。通过不断折减土体的抗拉强度参数,使黄土隧洞内临空面处(不包括底部临空面)围岩出现第一个单元拉裂破坏时,即表明隧洞发生拉裂破坏,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拉裂安全系数。该研究仅是对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尝试性探索,供同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93.
结合民德花苑工程深基坑采用逆作法工艺设计和施工的实践,探讨了基坑逆作施工的结构受力机理和特点,及地下墙与立柱间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实践的基础上对逆作施工中的墙、柱、梁、板等节点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桩基承台受力模式的托板取代托梁的节点做法,降低了基坑工程的逆作法施工的难度。  相似文献   
994.
从变化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潮与挑战,剖析了中国现代景观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针对问题的生态思维模型即景观视觉设计、文脉设计、环境保护与开发以及公众参与过程的生态思维。并以大连市童牛岭风景区南部入口为例论述该模型的构建与应用:通过因子分析法选择主导因子进行多元景观方案的设计,运用公众参与和Delphi法对3个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案2视觉效果显著、文脉突出,环境影响小,成本合理;方案1和3分别以文化和环境为主导因子,但前者成本较低,后者成本较高,因此,三者优秀率依次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提出了两种热电性能调节方法,调节方法1控制电池操作温度和燃料利用率不变,调节方法2控制电池操作电压和操作温度不变.采用参数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调节方法对系统热、电综合性能的影响.两种调节方法适用于建筑物热电联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侧的热、电输出特性,考虑系统的综合性能,选择最佳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跨越多檩条与少檩条的受力蒙皮抗剪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受力蒙皮组合体试验的特殊性,对普遍采用的悬臂梁式加载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沿对角线加载的方法。为研究跨越多檩条和少檩条的受力蒙皮体抗剪性能的区别,对连接件形式和间距、框架和檩条的形式和间距均相同的两组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量化,得到了两组试件的抗剪刚度。结果表明,跨越多檩条的受力蒙皮结构抗剪刚度较跨越少檩条的有较大提高,承载力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997.
一类新型陶粒混凝土夹芯楼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粒混凝土夹芯楼板是一种压型钢板与陶粒混凝土的组合楼板,其空腹部分采用聚苯乙烯板填充,是一种新型轻质节能板材。依据对三块该种板材的力学试验,对该种板材的受力机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同时给出了弯剪承载力和刚度的计算方法,可为该种板材的推广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标准JGJ99—98,GB50011—2001,CECS160:2004,EC8,ANSI/AISC341—02和日本极限状态设计指南中关于钢结构"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梁柱刚性连接、支撑与框架连接和连接部分设计抗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归一化后的Φ值比较,评价了各标准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按JGJ99—98,GB50011—2001设计的节点最弱,按CECS160:2004设计的最强,按ANSI/AISC341—02设计的略弱于CECS160:2004。考虑到大震下要求节点不坏,GB50011—2001和JGJ99—98中有关节点部分的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对桩的静载试验进行了介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桩径1 500 m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 000 kN的基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出了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干13 000 kN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德国建筑技术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梅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8,26(8):244-246
该文讨论了德国以技术为主导的建筑教育目标,及其实践连续的教育方法的应用。在中德建筑技术教育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建筑技术教育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借鉴措施,以期对我国建筑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