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277篇
化学工业   654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171篇
建筑科学   599篇
矿业工程   49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132篇
水利工程   87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3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9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9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型过程建模的Import/Export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大型复杂过程的建模需求,基于已研发的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EPMS,提出了将Import/Export技术用于大型过程建模的解决方案,通过过程模型的拆分和组装,从而支持过程模型的多人员、异地并行建模模式和过程重用。  相似文献   
92.
基于多层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多线程应用实现框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层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应用系统框架,给出了软件结构和实现方法。该框架采用多进程、多线程结构,可作为复杂多任务应用的实现模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扩展性、灵活性与可重用性,从而降低应用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重用方法的软件开发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重用方法是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缓解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 .实施该方法的关键是提供一个帮助开发者实现软件重用的支撑环境 .为此 ,我们在 SUN工作站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可重用性的软件开发环境 RSDE.本文介绍了该环境的设计、实现和特点  相似文献   
94.
基于代理的软件设计和软件重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目前的软件重用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设计方法,基于代理的软件设计的三层体系结构模型,并给出了在敏捷从应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5.
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检索是构件库和软件复用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刻面分类模式的检索方式拥有准确、高效的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介绍了刻面分类模式的相关概念以及刻面树的创建方式,分析了基于刻面分类模式对软件构件库进行检索的规则,该规则将用户选择的刻面和术语通过合理的并和交运算组合生成数据库查询条件来完成检索。最后根据规则提出了相应算法以及刻面分类模式检索在实际构件库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描述了程序设计范型的特性之后,详细地介绍了代码组件的组合重用方法,提出并论述了代码组件的组合重用是一种新程序设计范型的观点.本文还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新程序设计范型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应当解决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97.
Linux安全性能改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昕  刘勇  沈熙  谢俊元 《计算机工程》2001,27(10):59-62
自由软件Linux功能强大,移植性好,与Unix兼容,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普通的Linux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文章介绍了几种安全技术以改进Linux的安全性能,并讨论了增强后Linux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8.
一个用于数据并行语言计算划分的时序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程序中数据并行语句的计算划分(CP)对该程序的运行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如何提高被选择计算划分的空间局部性上.针对并行循环结构的计算划分问题,提出了一个时序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一个计算划分被表示成一个有向图,在把并行语句中的操作映射到各个处理器的同时,给出了被分配到不同处理器上的操作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一条数据并行语句,时序优化模型对它的每个计算划分选择方案分别采用多种有效的优化策略进行优化;并综合考虑各个计算划分选择方案的负载平衡性、处理器间的操作依赖性、数据访问的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四个方面的因素,估算每个方案的执行效率;最后从这些方案中选择一个执行效率最优的方案作为该语句的计算划分.作者已在HPF编译器p-HPF采用时序优化模型实现了对FORALL结构的支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对不同领域多种数据并行问题均取得了理想的加速比.同时,只需略微改动,该模型也可用于其他类型数据并行语句的计算划分.  相似文献   
99.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products, such as automobiles, involves engineering changes that frequently require redesigning or altering the products. Although it has been found that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and collaboration in engineering changes is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xtant systems for engineering changes focus mainly on storing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engineering changes or simply automating the approval processes, while the knowledge that is generated from collabo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may not be captured and managed easily. This consequently limits the use of the systems by the participants in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in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sses, and based on the model, builds a prototype system that demonstrates the model’s strengths. We studied a major Korean automobile company to analyze the automobile industry’s unique requirements regarding engineering changes. We also developed domain ontologies from the case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retrieval and reuse of past engineering changes, we used a case-based reasoning (CBR) with a concept-based similarity measure.
Hong Joo LeeEmail:
  相似文献   
100.
A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s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 are deployed in an open servic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pressures on their developers to shorten development times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systems will increase. Component reuse may help in alleviating some of these pressures; however, while object-oriented reuse is used in the definition of interfaces f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reuse to the systems' internal design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approaches applicable to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from the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ed Systems, Internet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fields. Experience in applying some of these approaches is presented, and based on this, refined approaches to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