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69篇
化学工业   28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67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6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李明 《山西建筑》2011,37(6):53-54
对填埋场区内不良地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灌浆处理的方法,采用综合灌浆技术处理了场区下溶洞、断层和采空区,实践表明,地基的灌浆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填埋场基础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2.
高萍 《土工基础》2011,25(2):51-54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分析,对垃圾填埋场拟采用的防渗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粘土铺盖加HDPE(高密度聚乙稀)防渗膜的综合防渗方案,对同类工程防渗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我国四类衬垫系统防污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填埋场采用的四类衬垫进行了防污性能的比较分析。评价参数包括渗漏率、污染物击穿时间及衬垫系统底部浓度值。除了2m压实黏土衬垫(CCL)外,其余3种均为包含土工膜(GM)的复合衬垫。分析模型采用了污染物通过有缺陷膜复合衬垫的一维运移解析解。以镉离子(Cd2+)为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代表;以苯为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代表。研究表明土工复合膨润土垫(GCL)复合衬垫的渗漏率最小,2m黏土最大,两者的差别可在3~5个数量级。GCL复合衬垫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防污性能,尤其是在高水头及复合衬垫接触较差的情形。厚度较大的2m黏土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防污性能较好,其击穿时间要比GCL复合衬垫大2~3个数量级。随着水头的增大,CCL复合衬垫的防污性能逐渐地优于2m黏土。在10m水头作用下,CCL复合衬垫底部的100年浓度可比2m黏土小近一个量级。单层膜衬垫的防污性能较差,不适合作为填埋场的衬垫系统。控制填埋场复合衬垫的施工质量和渗滤液水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4.
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原位三维电学检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模拟垃圾填埋场渗漏情况,采用膜下三维电位检测和填埋场顶部三维电位检测两种方式检测渗漏点分布情况,分析两种方式检测效果差异,影响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改进方法。研究表明:①膜下三维电位检测方式可准确监测防渗层渗漏位置,对漏洞形状、大小也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检测电位异常幅度受渗滤液导电性影响较小,受供电电流影响较大;②顶部三维电位检测方式有效检测渗漏点的能力不足,增大供电电流和远电极距离,改善电极接地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果。填埋场建设期在防渗层底部预埋三维电极监测系统是实现渗漏监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5.
周边汇水区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导致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过高的重要原因。在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双套环试验和钻孔勘察,确定山坡土层结构和表土渗透系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和现场条件编制腾发量和净入渗量计算程序,分析汇水区域内地表和地下径流的产生规律。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山坡表层为松散堆积物,渗透系数在10-4cm/s量级,表层土下为渗透性很弱的微风化基岩;降雨时汇水区域内无地表径流产生,而地下径流补给量较大,约占该填埋场渗滤液总产量的一半;冬春季地下径流补给量较大,夏秋季较少,地下径流量与植被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以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及下游水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进行采样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该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Cr(Ⅵ)、Ni、Pb、Zn、Cu重金属是填埋场周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区域采样点及下游水库中重金属含量均值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填埋场区污染状况良好;Cr(Ⅵ)含量在ZK1与R1样品中均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是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主要风险污染物;ZK1~ZK4中土壤重金属元素以Pb、Cr(Ⅵ)富集为主,其达中度污染程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7.
Development of a large landfill site in the North-Eastern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which will receive 25 million m3 of wastes during a life of about 13 years, must include the provision of a scheme to manage leachates which will arise in the tropical climate of the region.
The paper presents detailed results from a study commission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characterize and treat leachates generated by landfills in Hong Kong, in order to design a suitable management scheme. Field and laboratory trials which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1989 showed that, although leachates from Hong Kong landfills have som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e.g. concentrations of amm.N to 5000 mg/l), they can be treated to high standards by 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es.
As a result of these studies, a scheme has been designed which will provide a high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spect of leachate, as the landfill i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18.
A review of quality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is presented. Conventional ex‐situ treatment normally demands multistage process treatment schemes, which may encompass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technologies alongsid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nd/or oxidation. This is to be contrasted with the more recent membrane bioreactor technology, which generally demands much reduced pre‐ and post‐treatment and has a much reduced footprin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biotreatment. Results are summarised in terms of the key determinant of COD removal for waters characterised in terms of BOD/COD ratio and age. Process operation is characterised with respect to COD strength and loading rat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 unit operations. Copyright © 2004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19.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浓度极高,持续时间长,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分析了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0.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 表明:①5a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入渗系数从10-7 cm/s增大到10-3 cm/s,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