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电工技术   183篇
综合类   314篇
化学工业   284篇
金属工艺   207篇
机械仪表   307篇
建筑科学   493篇
矿业工程   132篇
能源动力   191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121篇
石油天然气   122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6篇
冶金工业   105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纳米ZrO_2-Al_2O_3复合粉末注浆成型与烧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粒径为20nm的ZrO_2添加5~15vol%的粒径为200nm的Al_2O_3粉末注浆成型与烧结特性表现出与普通微米及亚微米级粉末不同的特性:浆料具有较低的含固量,粘度为5厘泊时为55wt%;浆料呈微弱触变性:生坯具有较低相对密度,仅为理论值的35.5%;少量Al_2O_3(5~10vol%)促进复合材料的烧结,但也伴随着Al_2O_3晶粒异常长大。上述现象归因于纳米粉末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粉末表面吸附大量紧吸附水不能被石膏模所排除,而粉末巨大的表面能促进了烧结过程中的质点扩散。  相似文献   
93.
In this study, the flow of a nanoliquid in a microchannel is examined. Two distinct metallic nanoparticles, titanium and silver,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slip regime and convective boundary are considered to compute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are made dimensionless by using nondimensional quantities. A numerical approach called Runge‐Kutta‐Fehlberg scheme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solution. Effects of the internal heat source and radiative flux on fluid model are examined. The upshots of the pertinent flow parameter and the physical features are visualized through graphical elucidations. The effect of flow constraints on the second law analysis for the described physical phenomenon is predicted.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lowering of temperature of the nanofluid is obtained by higher values of nanoparticle volume fraction. The causes of irreversibility in a thermal system is explor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nspherical nanoparticles has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as compared with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Minimization of entropy can be attained through increasing volume fraction of titanium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Besides, it is emphasized that entropy generation is high in case of disc‐shaped nanoparticles, followed by needle and sphere shapes.  相似文献   
94.
针对滑模快速施工条件下混凝土闸墩温控防裂问题,以官地水电站表孔闸墩为例,采用仿真计算方法预测并优化了该闸墩施工期温度和应力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约束大时,二级配混凝土、门槽、溢流面顶部附近的闸墩混凝土、间歇面四个区域易开裂,需加强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95.
静摩擦系数是评价陶瓷砖防滑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两种陶瓷砖摩擦系数试验方法(中国标准GB/T 4100-2006附录M以及美国标准ASTM C1028-07)的异同点,对8类的陶瓷地砖进行了静摩擦系数测试和防滑性能评价。测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测试值存在差异,滑块橡胶类型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于抛光表面,用水平拖拉法测得的静摩擦系数可能不能反映其真实的防滑性能,应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测试和评价其防滑性能。  相似文献   
96.
周博  胥蕊娜  姜培学 《化工学报》2014,65(Z1):353-358
基于均匀各向同性多孔介质、达西渗流和理想气体假设,考虑Klinkenberg效应建立了针对具有纳米尺度孔径的低渗透率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针对致密球形破碎样品的压力脉冲实验,建立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同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其实验腔的压力变化曲线的数值解。通过对渗流方程进行量纲1化,引入了与孔隙率、渗透率和滑移参数有关的量纲1参数Z、Z*和bK。通过改变参数Z、Z*和bK研究了样品边界处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对于致密球形破碎多孔介质的压力脉冲实验,通过对实验测量的样品边界处压力曲线的分析,结合偏微分方程正问题的数值解,可以确定样品的孔隙率、渗透率和滑移参数,从而更为简便地分析压力脉冲衰减曲线实验数据,得到致密多孔介质样品渗透率。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不同的滑移情况对圆柱形凹坑织构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影响,建立含有圆柱形凹坑织构的滑动轴承在不同界面滑移状态下的摩擦力计算模型,探究影响织构化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参数,并借助ANSYS分析不同滑移情况下界面滑移对圆柱形凹坑织构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织构化滑动轴承的摩擦力主要是由轴颈线速度、油膜滑移比、轴承的进出油口压力、织构处油膜压力、织构深度、油膜厚度和承载力决定;不同滑移情况下织构模型的摩擦力均小于无织构模型;且在上下表面均滑移时,圆柱形凹坑织构在出口位置时表现出最优的承载和减摩效果;适当地增加圆柱形凹坑织构的深度可以改善模型的摩擦性能,但是过深的凹坑织构并不能发挥出其性能。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机器人复杂崎岖地形难以行进的问题,设计了步履式全地形六足机器人。系统以STM32F407ZG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EPM1270T144I5舵机和直流减速电机驱动板,控制DS3120MG型舵机带动机器人的运动关节以及控制5GA370型直流减速电机驱动履带小车;同时引入H083-0605TC型导电滑环与挂胶履带,实现履带小车360°回转无死角,进而可以在各种复杂地形下灵活运动。步履式全地形六足机器人具有优越的越野能力,可轻易翻越障碍物,且抗干扰能力强,灵活度高,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型钢混凝土的发展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珮 《福建建设科技》2007,(5):26-27,13
型钢混凝土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已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体系。本文简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主要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的计算理论,并对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与工程应用做出评价。最后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目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上更新世红色黏土岩是黄土高原大型滑坡的易滑地层,对其滑动带的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较少。在对黏土岩滑动带的组构、构造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通过三轴应力–应变试验、残余强度试验及滑带土蠕变试验,分析大型滑坡黏土岩滑动带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 簸箕山黏土岩滑动带发育密集的近水平剪切面,伴随滑带土结构改变的是塑性变形、剪切变形,运动方式上以块体滑动为主;(2) 黏土岩转变为滑带土后,裂隙增多,平均吸水速率达2.7 g/h,其标准岩样单位时间吸水速率是原岩的1.5倍,活性为0.83,比表面积、活性均高于原岩;(3) 与原岩结构改变相应的是强度的衰减,含水率为19.1%时,黏土岩原岩的峰值强度的黏聚力613 kPa,内摩擦角26.7°,簸箕山滑带土长期强度的黏聚力57.4 kPa,内摩擦角20.47°,残余强度的黏聚力8.79 kPa,内摩擦角为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