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4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2 毫秒
21.
Martin Wagner’s contribution to planning thought and management during the Weimar Republic is widely known, but he recedes into obscurity afterwards. However, he maintained a tenacious intellectual activity in his American exile, conducting teaching-oriented research a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lanning at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and prolonging these explorations until his passing in 1957. Working with students and other colleagues – most prominently Walter Gropius – Wagner devised comprehensive proposals for an alternative regional urbanization pattern that combined radical city-core renewal for conspicuous services and high-end residence with a massive suburbanization of middle- and working-class housing and industrial activities. This scheme exacerbated his earlier conceptions and simultaneously incorporated new inflections stemming from a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the US, which allo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German period and the transatlantic transfer of planning ideologies. At Harvard, Wagner reinforced the political-economic perspective of his work, following a contradictory imperative to sec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posals by assimilating capital’s spatiality in design strategies. Taking the dynamics of profit-oriented urbanization to their logical conclusion, the American Wagner envisioned a dark albeit consistent ‘diagram’ of the potential reach of a stark capitalist approach to territorial restructuring, prefiguring major urban shifts in subsequent decades.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郊区的低密度住宅成为开发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低密度住宅的发展动因,回顾了国外低密度住宅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低密度住宅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低密度住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新城区开发建设对中心区交通影响的命题.通过分析居民居住选址与出行生成的关系建立出行生成预测模型,并描述了郊区化对中心区路网交通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城郊快速交通站点居住区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探讨了以快速交通连接郊区与市区,通过规划设计为居民提供绿色、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并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俞翔  于婷 《山西建筑》2008,34(18):63-64
通过对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回顾,从中国城市现在所处的发展状态与美国的差别进行分析,对中国城市是否进入郊区化阶段这一争论焦点进行透析,以期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郊区化和郊区住区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成功的郊区住区开发模式,并从通勤方式、营销策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物业管理、工程开发等几个方面对这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由此得出了对郊区住区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随着城市功能的扩张,出现了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伴随着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概述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新城建设方面的经验,将我国新城建设现状与发达国家间经验进行了对比,提出以健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公司化运作、总体规划等方面的新城建设建议。同时,在产业导向、住房布局、绿化预留和公共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中的有关内容 ,以及有关的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应该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9.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新城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踪研究2000-2010年期间上海人口郊区化态势,以及嘉定、松江、青浦、南桥、临港等5个郊区新城的人口集聚状况,发现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模式既有延续性也有新变化。具体而言,单中心扩张的基本模式仍未被打破,但城、郊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缩小,多中心城市结构初露端倪;外来人口郊区化仍然比户籍人口郊区化走得更快、更远,但随着核心城服务业发展,外来人口重新集聚,使得外来人口分布出现"环间塌陷"现象;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城人口增长势头仍不突出,以城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组团式、紧凑式的合理城市空间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0.
对于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春林 《新建筑》2004,(6):55-57
居住功能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新阶段,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趋势已十分明显。美国是郊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了美国郊区化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的特点,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