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31篇 |
免费 | 956篇 |
国内免费 | 7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9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1784篇 |
化学工业 | 69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146篇 |
建筑科学 | 1747篇 |
矿业工程 | 27篇 |
能源动力 | 24篇 |
轻工业 | 27篇 |
水利工程 | 67篇 |
石油天然气 | 25篇 |
武器工业 | 22篇 |
无线电 | 176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14篇 |
冶金工业 | 61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3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6篇 |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55篇 |
2020年 | 308篇 |
2019年 | 232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35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319篇 |
2014年 | 632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741篇 |
2011年 | 697篇 |
2010年 | 614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575篇 |
2007年 | 663篇 |
2006年 | 515篇 |
2005年 | 405篇 |
2004年 | 311篇 |
2003年 | 267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彩色公路交通地图图像道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彩色公路交通地图的图像特征,提出一种新颖的道路识别与提取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根据区域的特征,提取出区域的灰度值;其次,根据道路的颜色和形状特征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方法(如对象的连通成分等),识别并提取出道路的颜色;最后,为了获得完整的道路网络,一些道路连接方法被提出。这种算法已经被应用于许多彩色公路地图图像中去提取道路网络。大量成功的实例表明这个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103.
在目前交通预测中,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分离建模方法难以有效地表达数据中的时空耦合相关性, 时空联合建模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时空分离建模的缺点, 但是其在构建时空超图时存在表达能力不足、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窗口时空注意力网络 (window spatial-temporal attention network, W-STANet) 的时空联合建模方法. W-STANet 主要由数据嵌入层、时空相关性建模层、预测头 3 部分组成. 时空相关性建模层通过堆叠多个时空注意力块实现对交通数据时空相关性特征的学习; 同时, 通过引入局部窗口计算方式以及数据移位和交换操作, 大幅度降低了建模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 并实现了在时空图中局部视角和全局视角的建模. 在5个真实交通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其他时空联合建模方法有着更好的预测性能. 与其他时空分离建模方法相比, 在大规模路网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中心值固定、易受漂移数据干扰问题,提出自适应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 BAS)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模型采用自适应步长提高BAS算法迭代速度和寻优能力,结合DBSCAN聚类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含层径向基函数网络中心,进而优化神经网络结构。通过路网真实交通流数据进行训练,选择常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广义RBF神经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预测结果相较BP神经网络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1.87%、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15.96%、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24%,拟合度提高了3.96%;相较广义RBF神经网络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3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5.01%、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19%,拟合度提高了2.5%。改进后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能够为智能交通诱导提供可靠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06.
交通流量预测是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中的关键问题,而传统预测方法在面对数据稀疏性、非线性关系和复杂动态性等挑战时表现不佳.图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非欧结构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在各种复杂网络建模和预测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应用于交通流量预测领域,提出了时空图神经网络,其能够捕捉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相较之前的预测模型有显著进步.对近年来使用时空图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的模型进行分析,概述和比较了多种邻接阵的构造方式,然后从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的角度列举了构建交通流预测模型的常用组件,并对不同的时空融合方式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在应用方面,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将时空图神经网络模型分为长期预测、短期预测与兼顾长短期的预测三类,分析了各自的目标与要求,并列举比较了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新模型.最后,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对相关模型的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满足机动车测速仪现场检测新方法的需要,研制了基于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下的固定式机动车现场测速标准装置。介绍了该套现场标准装置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分析了现场标准装置中所用的现场标准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现场速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在20~250km/h速度测量范围内,现场标准测速仪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12%(k=3)。通过2款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样品的大样本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机动车测速仪现场检测新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该套现场标准装置在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下的实际测速性能。 相似文献
108.
109.
为了便于研究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以及城市信号交叉口交通仿真, 对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放行时间内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概念, 运用了把人行横道“虚拟网格化”的方法对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形状、面积、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占有率等参数进行了描述.以北京市平乐园信号交叉口为例, 对聚集群的空间占有率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聚集群的空间占有率在行进过程中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