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8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遥感地学分析的智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地学分析是建立在地学规律基础上的遥感信息处理和分析模型,是结合物理手段、数学 方法和地学分析等综合性应用技术和理论,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获得能反映地球区域分 异规律和地学发展过程的有效信息的理论方法。通过回顾遥感地学分析的发展历史,认为智能化是 遥感地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提出开展智能化遥感地学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 问题,最后提出了“遥感地学智能图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82.
长江中游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干流沿岸及江汉湖群、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地区,面积约21×104 km2,是长江流域洪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与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有密切关系,但过去对这方面还缺少全面研究,开展该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探讨洪灾形成的地学模式、演化趋势与防治对策,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洪灾是防洪和环境灾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探讨洪灾形成的构造沉降、大堤约束、泥沙淤积、管涌崩岸等地质作用与地学模式,由洪水位抬升的事实,揭示了长江向荆北平原自然分流的深化趋势,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调整水砂重新分配的防治对策,为长江中游综合整治和科学防洪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3.
分布式地学虚拟环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分布式地学虚拟环境的概念,特征以及与GIS的相互关系,从系统结构,数据模型,交互界面和开发工具方面,对分布式地学虚拟环境的系统框架进行了研讨。最后,从理论,技术和应用层面介绍了关于分布式地学虚拟环境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科学数据引用是近年来逐渐兴起与成熟的一个领域,世界各国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地学作为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科学,在众多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概述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施引文献库为例,分析了该中心数据集自2006~2013年(注:2013年数据不全)的被引情况。研究结果发现:科学数据集自公开到被广泛引用需要约2年的时间积累,2年之后被引情况大幅度增长。该数据集遥感数据最多,其次是土地和气象数据。但从被引情况来看,以遥感和气象被引次数居首,说明用户对此类数据的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8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所”)作为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领导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地理所在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其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地图学与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室  相似文献   
86.
87.
88.
基于现有三维可视化技术,分别介绍了3D图形库接口、3D GIS技术、3D GM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实现考古地层三维重建的方法,并从地层三维建模的角度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探讨了较为实用的考古地层三维重建途径.  相似文献   
89.
随着计算科学在地学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以及地学各个学科模拟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涌现出了一批功能各异的地学计算模型。地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要快速便捷地熟悉和使用这些模型,迫切需要一个集成的模拟分析环境,即把硬件与软件结合,使用和服务结合,并关联相应的模型文献、驱动数据、处理工具、源代码等。在本文中我们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工作经验和地学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地学集成模拟分析环境 GISE(GeoscienceIntegrat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总体设计框架,并对该环境中核心部分进行了设计和详细介绍。GISE 将充分有效地集成各类模型资源,并将 HPC 服务和应用相结合,以期形成地学 e-Science 的核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90.
自 e-Science 提出之后的近 20 年间,地学 e-Science 在计算、网络和存储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业已形成了基于数据、模型、计算、可视化分析和协同工作的地学研究框架,已经成为推动地学研究方法变革的驱动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地学 e-Science 的发展过程和一些典型应用,总结了地学e-Science 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简化的基于 3M 平台(Monitoring(监测平台)、Modeling(模型平台)、Manipulating(操作平台))的地学 e-Science 架构。从地学 e-Science 发展趋势上看,建立基于数据产生、采集、传输、管理的联合观测系统,形成完善的监测平台是地学 e-Science 的基础。建立数据分析、制备、同化和模型构建、集成与模拟的模型平台是地学 e-Science 的核心。建立基于高性能计算、可视化分析和协同工作环境的操作平台是地学 e-Science 研究的基本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