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0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419篇
机械仪表   7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0篇
冶金工业   129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丁训慎 《腐蚀与防护》2002,23(10):441-444
晶间腐蚀(IGA)和晶间应力腐蚀(IGSCC)被认为是在蒸汽发生器某些部位存在的杂质,由于沸滕和冷却循环较差而发生浓缩,以及传热管的应力、材料敏感性和温度的作用而引起的。防止IGA和IGSCC的措施包括:控制二次侧化学杂质、改善缝隙环境、定期的清洗和进行在役检查等。  相似文献   
12.
固溶后预析出对7A55铝合金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固溶后降温至440℃预析出处理时间对7A55铝合金板材力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预析出处理时间的延长,基体析出相逐渐增多且长大,导致合金时效后硬度和强度先提高而后降低;晶界析出相逐渐长大,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化,晶界相不连续性先提高而后降低,导致合金抗晶问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也先升高而后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上官晓峰  董大军  李建新 《铸造技术》2007,28(10):1350-1352
对铸造铝舍金A356.0晶间腐蚀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产生腐蚀的组织原因。结果表明:铸造铝舍金A356.0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共晶硅沿晶界分布,共晶硅和基体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大阳极小阴极的腐蚀电池,基体作为阳极被腐蚀。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但是内应力或杂质偏聚会增加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大晶间腐蚀级别。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换热器失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化学分析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方法,对换热器 盘管孔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晶间腐蚀、氯离子腐蚀以及温差腐蚀是盘管穿孔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8090Al-Li合金晶间腐蚀与剥落腐蚀性能研究SCI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匀  朱自勇 《金属学报》1991,27(4):B271-B277
本文研究了8090Al—Li合金的点蚀、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探讨了热处理制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79Li-1.3Cu-0.7Mg-0.12Zr合金自然时效态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最佳,峰时效状态耐腐蚀性能最差,欠时效比过时效略好。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合金的耐蚀性能与显微组织密切相关,峰时效条件下,粗大T_2相连续分布于晶界上,它的电位比基体电位低因此晶界构成阳极通道,从而使合金耐蚀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6.
抗发红不锈钢焊条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不锈钢焊条的药皮发红开裂问题,研制了焊条采用了低碳钢芯,通过药皮过渡合金,药皮成分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出现焊缝气孔的问题,经过测试表明,该焊条过渡合金量达到设计要求,焊条熔散金属具有优良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和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氮对高纯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电化学、化学浸渍、俄歇电子能谱分析、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氮对高纯奥氏体不锈钢000Cr19Ni14耐敏化态晶间腐蚀和非敏化态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高纯奥氏体不锈钢加氮合金化(≤0.20%)基本上消除敏化态晶间腐蚀,敏化处理不会引起晶界贫铬;当氮含量不超过0.087%时,对非敏化态晶间腐蚀影响很小,而超过0.087%时,由于在晶界氮元素的偏聚以及氮化铬的析出加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离心浇注不锈钢管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不锈钢管”鼓包”状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晶间腐蚀导致的蠕变断裂。此外,管材中发达的柱状晶低倍组织和较为严重的孔隙和裂缝等铸造缺陷的存在加速了钢管的开裂。  相似文献   
19.
采用ASTM-G28B法进行晶间腐蚀试验,分别研究了手工GTAW和手工GMAW对哈氏合金C-276焊缝组织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手工GMAW焊接的C-276合金,焊缝区析出碳化物第二相较多,晶间腐蚀倾向更大。  相似文献   
20.
按GB/T4334.5-2000《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来判定焊接头是否具有晶间腐蚀倾向不合理,通过试验和分析,弯曲试验压头直径应大地或等于4倍板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