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09篇
化学工业   5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36篇
矿业工程   124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305篇
石油天然气   35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地貌类型和建筑物平面长宽比对平屋面建筑平均风压系数、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屋面平均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貌类型对平均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对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影响显著,对于与模型短边正交的风向角下,C类地貌下典型断面迎风分离区均方根风压系数最大值约为A类地貌的1.5倍,A、B、C类地貌条件下典型断面的再附点距迎风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7H、0.4H、0.3H(H为模型高度);建筑平面长宽比对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小,增大沿风向方向的建筑物长度,屋面更多区域处于气流再附后区域,平均升力系数幅值减小;地貌类型和长宽比对屋面角部区域全风向极值风压系数影响较大,对中间区域影响较小,对于角部区域,C类地貌下的极值风压系数较A类和B类地貌的明显偏大,长宽比为2.5模型的极值风压系数明显较长宽比为1.5和2.0模型的大,增幅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地貌单元、地层时代和地层组合为基本要素,根据我国广泛分布的地貌单元的时代——地层组合特点,将深基坑的地质条件划分成六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组合类型。进而对这些不同类型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的变形破坏机制类型、其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和支护形式进行了概括。文中对“与地下水渗透破坏有关的深基坑变形破坏机制和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作了专门论述。最后提出了深基坑工程设计的一些宏观控制念。  相似文献   
43.
煤层气开发是受众多的因素所制约,除了储层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外,还必须考虑其它方面的综合因素,例如政府对煤层气开发的支持程度、煤层气输送的基础设施、煤层气采区地表和地貌条件、煤层气开发法规的灵活性、煤层气的所有权和煤层气开采法人的稳定性等。其中煤层气所有权是个最复杂的问题,甚至在一个国家里由于制订法规机构的不同,会对煤层气所有权的含意也有所变化。即使在煤层气即将开发的地区,要给煤层气所有权明确的规定也是很困难的。因此,长期以来煤层气所有权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多种法律的解释和悬而未决所有权立法问题成为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44.
综合应用野外剖面、钻井、测/录井、地球化学及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末期岩溶地貌特征、二叠系火山岩分布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二者关系探讨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茅口组沉积末期,受早期岩浆活动与拉张背景形成的正断层影响,川西简阳地区形成岩溶斜坡背景下的局部岩溶浅洼,茅口组残余厚度相对较薄.岩溶作用后火山活...  相似文献   
45.
随着地球物理技术和方法的飞速发展,地震沉积学应运而生。它将地震地层学、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新兴的应用沉积学科融合在一起,应用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分析沉积岩及其形成环境。地震古地貌分析作为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其关键是研究沉积体的平面展布。大量研究也证实了三维地震资料能够对沉积体成像,每个沉积要素(或单元)各自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地震表现特征。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高分辨率,提取能够反应沉积体岩性、物性的变化的地震属性切片,有助于恢复古地貌。本文简要介绍了吸收衰减类、振幅(能量)类、速度(波阻抗)类,相干类四种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地质意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6.
以陕北斜坡靖边—鄂托克前旗地区下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藏为例,运用印模法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地貌主要为高地、斜坡、河谷和河间丘4种古地貌单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富县组+延10段沉积相带展布以及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9油藏的控制作用,认为古地貌景观基本控制了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带展布。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9段与延长组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而且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和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和富集成藏。存在两种成藏模式,即河间丘区-分流河道组合式和斜坡区-分流河道组合式。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区与河间丘区是下一步延9段油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7.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为东北部宽缓、西南部陡窄的不对称坳陷形态,盆内主要发育古缓坡、古斜坡和古洼地3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再进一步细分为凸起、沟槽、坡折带、湖底平原、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和湖底古隆8种微地貌单元;(2)长7段主要发育9种岩相类型、4种岩相垂向组合方式,依据岩相组成和岩相垂向组合,重力流沉积进一步细分为限制性水道、非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水道间、朵叶体5种沉积微相类型;(3)古地貌对长7段沉积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大民屯凹陷潜山古地貌是基底块断差异升降和风化剥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但控制着潜山残留地层的分布,也影响了上覆房身泡组和沙四段地层的分布。在详细分析潜山地层接触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房身泡组和沙四段地层厚度构成及地震资料预测,其存在4类参数组合:Ⅰ类组合反映潜山古地形隆起区,出露岩性为太古界变质岩;Ⅱ类组合反映潜山古地形洼陷区,出露岩性为中生界砂、砾岩;Ⅲ、Ⅳ类组合则反映潜山古地形斜坡带,出露岩性为元古界碳酸盐岩。平面上Ⅰ、Ⅲ、Ⅳ类组合的分布区为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9.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奥陶系风化壳基质孔渗差,以次生缝洞体储层为主,非均质性强,缝洞体的分布特征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发育多期岩溶与裂缝。岩溶作用影响深度达400m,单井岩溶孔洞层为3~5层,单层厚10~50m。渗流带岩溶孔洞较发育,潜流带岩溶孔洞欠发育,岩溶强度较小,层段内岩溶孔洞断续分布。洞穴规模较小,机械充填严重。通过构造研究与古地貌恢复建立了研究区岩溶发育模式,和田河气田位于岩溶缓坡—洼地区,岩溶洞穴较少且多充填砂泥;而南部大面积风化壳是3期岩溶作用的叠加区,位于汇流溶蚀的岩溶斜坡区,有利于储层的发育与保存,是缝洞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50.
沙漠地区内通常遍布绵延起伏的沙丘,且海拔高差较大。表层沙丘的极不稳定导致静校正问题非常棘手,如何解决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成为了整个资料处理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方法在利用微测井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采用沙丘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同时采用多次迭代有效波剩余静校正来解决短波长静校正问题。通过这种综合静校正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地解决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提高了叠加成像的质量和信噪比,为后期的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地震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