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3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219篇
电工技术   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6篇
化学工业   223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411篇
矿业工程   4449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60篇
石油天然气   64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6篇
冶金工业   510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深部热液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在海西晚期(二叠纪)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钻井揭示塔河地区奥陶系受到深部热液流体改造作用.为了确认深部热液流体活动,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热液成因缝洞方解石地球化学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分析热液流体的性质及热液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河地区热液现象、热液矿物及热液矿物组合典型;δ18 O值较低,富含Ba、Mn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明显的正Eu异常,87Sr/86Sr值多高于碳酸盐岩围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30~190℃,出现3个主峰值,分别为140、160、180℃.塔河地区热液活动异常明显,来源于地壳中深部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酸性,富含87Sr、Ba、Mn等元素,多期次性的特点,伴随热液活动所形成的溶蚀孔洞对奥陶系储层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2.
深部硐室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深部岩体工程的分区破裂化现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深部硐室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产生的力学机理及其应力的变化规律。针对深部圆形硐室围岩,分别对应力状态PyPx、Py=Px、PyPx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了深部围岩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当应力集中的应力值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产生分区破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3.
煤层气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要接替能源其潜力巨大,其中,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发育规模良好,但盆地东缘复杂的地质和工程条件制约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以临兴—神府区块为例,基于已钻井资料、岩心分析资料及排采动态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沉积和成藏地质特征、生产特征及压裂开采工艺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煤层中半亮煤、半暗煤均有发育,以原生结构为主;深部煤层气藏具有含气饱和度高、储层能量足、煤体结构有利的特点;厘定了深部煤层气的“甜点区”评价的两个核心指标,即资源性(煤储层能量)和可压性(构造、垂向裂隙带、顶底板与煤层应力差);建立了分形理论定量化+数值模拟表征裂缝复杂程度的新方法,形成了“密切割+大排量+组合支撑剂+前置酸+变黏滑溜水”极限体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体系;落实了深部煤层的两个产气量控制参数(含气饱和度、含气量),根据产气量特征可将生产井分为压后自喷、排采即见气和常规排采3类。深部煤层气的规模效益开发亟需攻关深部煤层的排烃赋存过程、确定“甜点”富集区的边界条件、研究深部煤层的力学性质与体积改造等基础问题,持续强化地质—工程—排采一体化技术管理,创新企地融合和管理模...  相似文献   
64.
赵华强  彭勃 《化工进展》2021,40(Z2):75-80
深部调驱技术作为目前提高低渗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办法之一,聚合物微球因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深入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在地层中的深部调驱机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引入纳米材料合成功能性聚合物微球能有效解决聚合物微球的稳定性,对低渗油藏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分析研究了凡口铅锌矿的矿床赋存条件和回采工艺 ,提出了应以 - 36 0m中段为界 ,将矿床分成上部和深部 2个区段进行回采。其回采顺序为间隔组合式 ,即上部区段采用由上而下的回采顺序 ,深部区段采用由下而上的回采顺序 ,该方式可使矿山的生产经营变得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66.
试论隐伏金属矿勘查的技术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属矿勘查已进入寻找隐伏矿的新阶段.勘套技术和组织结构应作必要的调整.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传统习惯和专业偏见应予以克服.使地质物化探工作得到最佳的协测.使物化探充分发挥找深部矿的主力军作用。只有利用大量定量的物化探数据,并依据新的地质成矿理论模型.才能找到深部矿体。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充分的投资将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保证。  相似文献   
67.
在高地应力地区,一些特定的高陡边坡,其内部发育有大量的深部张拉裂缝,水平深度可达200 ~300 m,甚至更深,超出了工程经验中对卸荷改造规律的认识,合理解释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成为工程地质学的新课题。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从边坡岩体的赋存环境、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对深部张拉裂缝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从现阶段的研究结果看,这种深部卸荷张拉裂缝对边坡稳定性只是产生局部的影响,但这些深部裂缝在内动力作用或充水的条件下,裂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发展,对边坡的稳定性起到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
高地应力场岩体深部卸荷断裂带的梯度项塑性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梯度项塑性理论为基础,对锦屏一级左岸典型深卸荷带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该理论认为岩体内部局部卸荷软化参数不在其局部范围内确定,而是由积分点及其邻域所在影响范围来确定,且在应力应变关系中引入带塑性应变的梯度项。锦屏一级左岸地区二维和三维分析结果均显示了深部屈服现象,其与现场勘探出现的深部卸荷带裂缝位置具有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数值计算中的梯度项塑性屈服,特别是在具备一定高地应力围压的条件下,即是岩体卸荷破裂,直至应力局部释放,最终趋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部卸荷带。其计算结果较为可靠,分析结果与该地区出现的深部卸荷裂缝特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嵌入式计算机的煤巷瓦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详细介绍了信号调理板的电路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对瓦斯数据的测量误差小,运行稳定可靠,可应用于煤巷瓦斯突出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70.
针对目前使用的深部位移监测系统普遍采用的基于角度传感器的地下位移监测方式所存在的采集数据不能准确反应岩土体形变程度,难以对多个滑面同时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的多滑面深部位移监测装置。装置采用STM32嵌入式控制器和SCL3300传感器,运用欧拉角法,实现对地下多滑面的位移数据采集及监测单元的空间姿态解算,完成多滑面深部位移监测工作。实验表明:该装置具备检测微小位移(最少0.5 mm的位移量变化)、解算数据准确(相对误差保持在±2%以内)、多滑面同时监测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多滑面边坡的深部位移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