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449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7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9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别以聚丙烯酸(PAA)和聚氧化乙烯(PEO)与苯乙烯与4-乙烯基吡啶二嵌段共聚物(PS-b-P4VP)进行溶液共混并且旋涂成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这两种均聚物对PS-b-P4VP薄膜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AA与P4VP链段之间强烈的氢键作用使得P4VP链段对PS链段的热力学排斥作用增强,当PAA质量分数为10%时,PS分散相区以规则的柱体垂直分布于由P4VP/PAA链段相互溶解所形成的连续相基体中。对于PS-b-P4VP/PEO共混体系,共混薄膜形成了PEO/P4VP分散相以柱状形态垂直分布在以PS链段聚集区为薄膜连续相基体中的微相分离形貌,由于PS链段无法在PEO/P4VP柱状微区上方形成覆盖,导致共混薄膜表面出现许多孔洞,孔洞底部伴有PEO链段部分结晶形成的锥状突起。随PEO含量增加,孔洞直径增大,孔洞底部的锥状突起也增大。  相似文献   
62.
活性端基聚氨酯橡胶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活性端基聚氨酯橡胶对树脂进行增韧.树脂固化前,橡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溶性好;树脂固化时,橡胶中的不饱和双键可参与反应,并与树脂发生相分离.改性后,树脂的冲击强度可提高60%以上,而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马丁耐热温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63.
应用相对膜体积变化对萃取和干燥的影响进行表征,研究了萃取剂表面张力、沸点以及相互作用与微孔收缩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普萃取剂表面张力的增大、沸点的升高、相互作用的增强,相对膜体积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毛细管压力的大小、作用时间以及萃取剂对微孔壁的软化作用都会对微孔收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4.
徐肖肖  张世杰  李怡  刘朝 《化工学报》2021,72(4):2057-2064
气液两相流在常规T型管内的相分配特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少有文献关注微通道扁平T型管内的两相流分配特性。以两相制冷剂R134a为工质,对扁平T型管内的相分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在扁平T型管内的液相进口流速增加会使液相分离比减小,气相分离比增大;进口干度增加使液相分离比增大,气相分离比减小;气相进口流速对扁平T型管内泡状流的相分配影响较小。由相分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对比可知,现有的相分配模型还无法准确预测扁平T型管内泡状流的气液相分离比。在进口干度为0.45~0.5时扁平T型管内制冷剂R134a气液相分配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5.
用于储存自然冷能的相变材料制备及蓄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冷能作为新能源中的一种,清洁无污染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然而自然冷能的温差较小且很难直接利用,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系统装置储存,而其核心部分是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文中选取CaCl2.6H2O为主料,通过实验的方法研制了一种相变温度为29℃左右适合储存自然冷能的相变材料,得到20 g CaCl2.6H2O+质量分数2%SrCl2.6H2O+1 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蓄热体系比较稳定,其过冷度为1.8℃且无明显相分离现象。同时还采用了参比温度曲线法对该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了测算,其相变潜热为144 kJ/kg。  相似文献   
66.
采用梯度乳液聚合法,以十二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钠(DSB)为乳化剂,分别引入表面活性单体1-烯丙氧基-2-羟丙基磺酸钠(COPS-1),2-丙烯酰胺基-3-甲基丙磺酸钠(AMPS-Na)以及烯丙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HS-10),通过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A)甲基丙烯酸(MAA)三元共聚反应,制备了...  相似文献   
67.
对强磁场作用下Bi-Mn合金分别从全熔态和从固液两相区开始的凝固过程及其组织的实验研究表明,磁场使初生MnBi相在试样外侧呈环状偏聚,其自身生长为棒状,棒的长轴沿磁场方向呈定向规则排列,而试样心部基本无初生MnBi相。在Curie点以上开始进行较慢的凝固时,由片状聚合而成的棒状MnBi具有单晶特征。对以上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48Cu36Ag8Al8金属玻璃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凝固获得的样品为典型的非晶态结构。当样品在703K保温20分钟时,均一的非晶基体相分离成两种非晶合金,即,发生相分离。由于相分离结构与非晶基体在等温退火过程是竞争的关系,这个结构很容易向晶化态进行转变,形成AlZr2 AlAg3相。Zr48Cu36Ag8Al8金属玻璃的微观结构在过冷液相区等温退火过程中经历了的局部结构转变,相分离以及纳米晶转变,这个过程意味着Zr48Cu36Ag8Al8金属玻璃的微观结构对退火温度十分敏感。此外,相分离的形成可以加速纳米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制备高比容量多孔钛/TiO2纳米管三维自支撑一体化复合电极材料。方法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与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孔径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三维多孔钛平板膜,然后经阳极氧化法在其表面生长TiO2纳米管,从而制备出多孔钛/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极。结果 以3 μm粒径钛粉为原料,N-甲基-2-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为添加剂制备钛膜生坯,经刮膜成型后,在氩气保护下经1000 ℃烧结,得到孔径约为2~6 μm的多孔钛平板膜。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多孔钛平板膜上直接生长TiO2纳米管,制得多孔钛/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极。该复合薄膜电极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在2 mA/cm2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385.34 mF/cm2,即使电流密度增加到10 mA/cm2,比电容仍能保持在125.14 mF/cm2。结论 相较于TiO2纳米颗粒,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多孔钛/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为下一代储能器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利用相图计算的CALPHAD方法和超音雾化制粉技术,在CuFeCoCr体系中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微米级复合粉体。通过热压烧结方法在烧结温度为950℃,烧结压力为45 MPa的工艺条件下成功获得块体复合材料。研究了块体复合材料中Cu含量对显微组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CoCr块体复合材料均由fcc富铜相和fcc富铁钴铬相组成。该系列复合材料经600℃时效处理8 h后,其热膨胀系数变化范围为5.83×10-6~10.61×10-6 K-1,热导率变化范围为42.17~107.53 W·m-1·K-1。其中Cu55(Fe0.37Cr0.09Co0.54)45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即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分别为9.08×10-6K-1和91.09 W·m-1·K-1,与电子封装半导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