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449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7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9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陈宏霞  徐进良  李子衿  谢剑  邢峰 《化工学报》2012,63(7):2045-2050
冷凝传热广泛存在于各种冷凝器中,传统冷凝管内厚液膜将蒸汽与冷壁面隔开,是恶化冷凝传热的根本原因。提出采用非能动相分离概念,在冷凝管内设置柱状金属丝网,管壁与丝网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液体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被捕获到丝网内,气相在环隙内流动,使气液相分布与传热协同。为验证这一新颖学术思想,开展空气-水两相流实验,获得相分离概念调控水平管内分层流实验结果。发现当水平管内具有一定液位高度时,全部液体被捕获到网内流动,管壁完全被气相覆盖,实现“气托液”模式。水平管内液位较低时,部分液体被捕获至丝网内,气相与管壁接触面积增大。按以上相分离方法对分层流的调控,在发生冷凝传热时,预期可实现高强度冷凝传热。  相似文献   
982.
以船舶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项预处理和CASS池处理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用量对废水中的油相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由高浓度COD和高盐度引起的活性污泥生物相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为0.25mg.L-1,聚合氯化铁的投量为2mg.L-1时对石油类的去除效果最好,此时石油类的浓度可降至22.71mg.L-1。CASS池能够在满负荷工况下实现稳定运行,出水COD、BOD和石油类分别为40~85mg.L-1,14~20 mg.L-1和4~6 mg.L-1时,对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7%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983.
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技术,其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在短短的数年间提升至25.2%。特别地,混合卤化物钙钛矿的带隙能够通过改变卤素比例进行调整,因此其是制备串联太阳能电池顶部吸收层和发光二极管活性层的理想材料。然而,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在光照下呈现出可逆的卤素分离现象。这种不稳定效应显著影响材料的光物理特性,严重限制了混合卤化物钙钛矿的应用。因此,近五年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旨在揭示光致卤素分离的基本机制,以及从化学计量和制备工艺等方面多角度探讨抑制这种不稳定效应的方法。目前,通过光谱表征与物相分析等技术,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混合卤化物钙钛矿中的光致相分离效应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并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组分以及调控光照、温度等条件可以减轻卤素分离的程度;此外,钝化表面缺陷或控制结晶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光稳定性。然而,人们对光致相分离效应的认识仍不全面,提高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光稳定性的策略也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以当前典型的混合卤化物钙钛矿材料MA...  相似文献   
984.
聚丁二烯段1,2结构含量对SBS表面相分离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研究对象,原子力显微镜(AFM)为研究手段,对PB段1,2结构的含量对SBS表面微相分离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甲苯还是环己烷为成膜溶剂,PS呈都圆柱状分散在连续的橡胶相中,但是随着聚丁二烯段1,2结构含量由28%增加到33%,其结构排列的有序性会发生相应下降.此外,本文还对制膜所选择的溶剂种类对嵌段共聚物形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5.
对近年来聚烯烃型聚氨酯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软段、硬段、微观相分离等因素对聚烯烃型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高聚烯烃型聚氨酯力学性能的方法,展望了高力学性能聚烯烃型聚氨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6.
蛋白质的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separation of proteins, LLPS)是一种基本的生物物理现象,为生物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机制,而LLPS的失调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白内障、镰状细胞性贫血和阿尔茨海默症。对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其溶液的相行为受到诸如具有拥挤效应的分子或盐等添加剂的影响。证明了三价金属盐YCl3能够诱导BSA发生LLPS相行为。在YCl3存在的溶液中,BSA会形成一个介于低临界盐浓度c*和高临界盐浓度c**之间的LLPS体系。由动态光散射实验得到的BSA电泳迁移率为LLPS短程吸引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数据表明,LLPS过程中,Y3+通过在BSA分子的负电荷残基之间形成阳离子桥而引起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短程吸引导致BSA的LLPS相行为。  相似文献   
987.
为了提高硫化聚丙烯腈(SPAN)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去离子水为非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丙烯腈凝胶(PAN)g,然后引入水合肼使PANg的分子链间发生N—N交联,制备出化学交联的聚丙烯腈凝胶(PANg+N),最终通过高温载硫法制得了硫化聚丙烯腈凝胶(SPANg+N)。利用SEM、TEM、FTIR、XRD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交联结构的SPANg+N具有高度互联的三维网络结构,结构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在0.5 C的电流密度时,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 219.8 mA·h/g,循环100圈后的比容量为1 000.6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82.03%,平均每圈衰减率为0.18%。  相似文献   
988.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试验开发的油气水下处理技术,包括水下多相混输技术、水下海水分离技术、水下气体分离技术及水下多相分离技术,阐述了水下处理系统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在深入分析海洋油气田不同开发时期水下处理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多相混输系统、海水分离回注系统和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等3种典型的水下处理系统设计开发流程。最后对国内海洋油气水下处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9.
黏度对三相分离旋流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是一种重要的驱油技术,但三元成分复杂,给采出液的处理增加了难度。针对原设计的用于水驱采出液处理的三相分离旋流器,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不同黏度变化对三相分离旋流器压力特性和脱气除砂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黏度的增大,旋流器除砂出口压力损失逐渐增大,分离效率呈降低趋势,脱气除砂效果均受到影响。若用于高黏度介质的处理,必须对现有三相分离旋流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990.
目前, 在油井油气分离计量中主要采用的分离器为容积式分离器, 由于容积式分离器制造成本高、分离计量准确率低、自动化程度低, 尤其对低液量、低油量的油井, 误差可达到 20%以上, 操作难度大, 已远远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管理的需要,而管柱式旋流分离器是近年来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