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5篇
  免费   1046篇
  国内免费   415篇
电工技术   394篇
综合类   709篇
化学工业   6007篇
金属工艺   600篇
机械仪表   299篇
建筑科学   763篇
矿业工程   1721篇
能源动力   236篇
轻工业   910篇
水利工程   60篇
石油天然气   1897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8篇
冶金工业   1994篇
原子能技术   95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741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朱家德 《建筑施工》1995,17(3):38-38
在打桩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桩顶往往被打碎打裂,导致施工不能继续进行,针对这种情况,过去我们大部分采用的是将桩顶混凝土和钢筋剔平后再打,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造成再次破碎,甚至无法再打,据了解此类问题比较普遍,给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在吴中路388号虹星小区工程打桩过程中,也曾出现过12根桩桩顶被打裂打烂的现象,为了不误工期,同时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采用了新的加固方法,即采用铝酸盐超早强水泥加固桩顶,效果比较理想。 1 概况  相似文献   
42.
采用溶解度法确定了锑的氢络合物形成常数,获得了这些络合物形成常数的温度关系方程式。首次系统测定了锑及金锑矿化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化物、锑和金浓度。阐明了金锑共同迁移条件下,锑在金迁移和沉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1993年制订和修订的电站锻件技术条件新标准中,对汽轮发电机主轴和发电机转子等锻件轴颈处的酸洗检验作了补充规定,即必要时可用磁粉探伤进行检验.这涉及到一个问题,磁粉探伤所显示的磁痕裂纹真实性如何?通过金相分析,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1 从20多年前的一张印照片谈起图1为20多年前的一张印照片,系某蓄能水电站11MW蓄能水轮发电机大轴轴颈处的纵向印照片.  相似文献   
44.
综述了对Co-Mo系宽温耐变换催化剂的特性、结构、失活等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由河北衡水成林工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环保型建筑防水聚密封膏,不久前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46.
波尔多液的配制。波尔多液是应用范围很广的杀菌剂,它是由酸铜、石灰和水混配而成的药液.配制原料:酸铜为蓝色的块状结晶,石灰以块状的生石灰为好.如果没有生石灰,使用粉状的消石灰也可,但用量要加大到30%.  相似文献   
47.
48.
文章叙述了碳化库的试验过程,根据试验的情况论述了碳化系统加防腐的反应机理和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采朋数据统计和绘制散点图方法,分析研究Q235B普碳钢铸坯锰比与钢板冷弯性能和冷弯完好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一种有机硫类絮凝剂DTC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刘伟 《油田化学》2007,24(1):48-52
讨论了由有机伯胺或仲胺和CS2合成二代氨基甲酸盐DTC的反应及副反应,简介了合成工艺。根据红外光谱确认了由三乙烯四胺合成的二代氨基甲酸盐(以下简称DTC)的结构。以含原油350 mg/L、含悬浮固体55.1 mg/L,含Fe^2+10.0 mg/L的模拟污水为实验水样,考察了该DTC的絮凝性能,在40℃、pH=6-7、沉降时间30分钟条件下DTC的适宜加量为20 mg/L,此时污水含油量为9.0 mg/L;使用DTC的适宜pH范围在4-8,pH=6为最佳值,适宜温度范围为10-45℃,温度高于45℃时DTC可发生热分解;DTC的除油效果随污水中Fe^2+浓度增大而改善。在含油89.1 mg/L、含悬浮固体55.1 mg/L、含Fe^2+13.2 mg/L的油田污水中,DTC的除油率最高,远高于常用絮凝剂PFS,PAC,CPAM,HPAM和PAM。当污水中不含Fe^2+时,DTC无絮凝除油效果。讨论了DTC在Fe^2+参与下的絮凝过程。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