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53篇 |
化学工业 | 30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79篇 |
矿业工程 | 166篇 |
能源动力 | 19篇 |
轻工业 | 16篇 |
水利工程 | 164篇 |
石油天然气 | 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 |
冶金工业 | 32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将3种不同规格的焊接土工格栅在粗颗粒土中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拉拔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各组试验中的土工格栅在土中的锚固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拉拔试验中焊接土工格栅的节点易发生破坏,从而对加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锚固强度随节点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格栅网格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12.
为了研究影响粗粒土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采用实际工程用砂,通过不同条件下室内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粗粒土的粒径大小、干容重及相对密实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粒度成分的粗粒土而言,其渗透系数随干容重的增加而减小,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粗砂粒范围内,渗透系数随均值粒径的增大而快速增大;在细砾土粒径范围时,渗透系数随均值粒径增大的现象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压缩作用使砂粒土渗透系数的减小较为显著,而对细砾土渗透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13.
随着我国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良好的基岩坝基逐渐减少,不得不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大坝,因此,深厚覆盖层地基的勘测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挖后现场原位试验论证了大埋深下粗粒土物理力学特性。总结了大埋深下粗粒土勘察,统计分析了现场原位试验中干密度、平均粒径与土体承载力、变形模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渗透系数与临界坡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场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了室内试验凝聚力、内摩擦角、破坏及临界坡降值估算与原位试验对应值的统计规律。这些试验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深厚覆盖层的勘测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14.
依据规范推荐的粗粒料超径处理方法,对最大颗粒粒径为200 mm的宽级配料进行缩尺,控制最大颗粒粒径分别为60,20 mm,获取多条模拟级配,对原始级配、模拟级配粗粒料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和渗透试验,以研究不同缩尺方法、不同最大颗粒粒径条件下,粗粒料密度和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最大干密度试验,采用同种缩尺方法获取的最大干密度随最大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表明粗颗粒的骨架作用显著。因缩尺后的P5含量使细颗粒处于较好的填充状态,可获得较高的最大干密度,其模拟级配试验值更接近原始级配,在此原则下相似级配法和混合法优于剔除法和等量替代法。对于渗透性试验,采用同种缩尺方法处理的最大颗粒粒径较小的试样,其渗透性也较小。细粒料土(尤其是粒径小于5 mm)的含量对渗透系数起到控制作用,缩尺处理应以尽量不改变较细粒料土的含量为原则。此原则下等量替代法最适用。 相似文献
715.
通过硗碛水电站砾质土直心墙土石坝质量控制,总结粗粒土防渗料质量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确保施工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16.
粗粒土的非共轴性及其离散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粗粒土为原材料的土石坝在蓄水期或者水位突降的情况下,粗粒土的主应力轴将产生旋转,从而导致土体单元主应力方向和主应变率方向的非共轴现象,而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本上是建立在大三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并不能考虑粗粒土的非共轴性。本文将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三维化,引入三维非共轴塑性流动理论,建立了粗粒土的非共轴本构模型,该模型对粗粒土的单剪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在单剪过程中主应力方向和主应变率方向的变化规律。最后,运用离散单元法(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粗粒土的非共轴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了细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并能较好地描述粗粒土的非共轴现象。 相似文献
717.
通过制备不同强度水泥球形颗粒,并以一定级配制成人工模拟粗粒土,以此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研究了颗粒强度对粗粒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强度对粗粒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均有明显影响,颗粒强度的提高引起抗剪强度的增大以及体积变形的减小。低围压下,高颗粒强度的粗粒土表现为应变软化,低颗粒强度的粗粒土则表现为应变硬化,体积变形均为剪胀;高围压下各种颗粒强度的土均表现为应变硬化,体变表现为剪缩。线性强度指标c、φ和邓肯E-B模型参数K、Kb与模拟料颗粒强度的关系均可用直线表示,非线性指标φ0、φ与颗粒强度关系则近似用二次曲线表示。峰值摩擦角φf与粗粒土颗粒强度也呈线性关系,颗粒强度每增大1 MPa,峰值摩擦角φf增大0.066 5°。 相似文献
718.
分析了试验仪器、停机变形、变形稳定的标准、试样尺寸效应和试验材料级配方法等对粗粒料湿化变形三轴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根据笔者的试验结果,对停机变形和湿化变形稳定的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讨论.结果表明:停机变形不可忽视.不同的变形稳定标准造成的湿化变形误差可达30%以上.采用规定时间作为湿化变形稳定的标准是不适宜的,按15 m in控制平均轴应变率为0.000 6%/m in是一个既省时、精度又能满足一般试验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