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7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320篇
电工技术   181篇
综合类   513篇
化学工业   197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331篇
建筑科学   4837篇
矿业工程   6109篇
能源动力   115篇
轻工业   92篇
水利工程   846篇
石油天然气   9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篇
冶金工业   24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0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锚杆桁架支护法在贝利煤矿的应用[美]詹姆斯J·麦卡弗丽1概述贝利煤矿已成功地进行了28个长壁盘区的后退式开采,每个盘区上顺槽都采用木垛作为辅助支护。采用这种支护方式是可行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从顶板管理的观点看,木垛支护为被动支护,不能有效地控制巷道...  相似文献   
82.
83.
左砚  熊化云 《江苏煤炭》1996,(4):6-7,27
对白集煤矿回采巷道底鼓发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锚杆加固技术防治底鼓的方法,并经实际施工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极不稳定巷道合理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极不稳定巷道的合理支护一直是煤炭行业未能较好解决的困难课题之一。利用尽可能提高围岩本身支承能力的原理来解决困难地层巷道问题获得成功,介绍了Ⅴ类巷道的破坏机理、国内外支护现状,通过工业性试验,介绍和说明了锚、网(带)、喷与注浆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并简述了该支护方式的支护机理,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从方案的比选、预应力锚杆加固补强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预应力锚杆在柳州市防洪工程白沙堤一旧挡墙堤段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工程效果良好,效益显著,其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6.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在我国煤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降低支护成本,扩大锚杆使用范围,在煤巷支护中有必要采用可回收锚杆。本文介绍了最近试制成功的偏楔式可回收锚杆的工作原理、井下工业性试验及收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88.
针对气动锚杆钻机冲击频率不易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锚杆钻机冲击频率测量仪的设计方案。该测量仪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钻机冲击信号,采用电压比较器和单稳态触发器处理冲击信号并输入到单片机,由单片机计算出钻机冲击频率。实际应用表明,该测量仪可准确、方便地测量出钻机冲击频率。  相似文献   
89.
《电脑迷》2012,(7):26-27
M5G配备12相供电设计,处理器核心8相供电,4相处理器整合疑示核心供电,统一由华硕第二代DIGI+数字供电芯片管理。此外,产品在内存插褙附近也配备了两相独立供电电路,并由编号为ASPll01-ADIGl+数字供电芯片控制。日系尼吉康GT系列固态电容(5倍超长寿命、更低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90.
针对日益严峻的煤矿大巷群冲击问题,以某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巷群重复冲击致灾机制及防治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冲击地压是在特定地质环境和工程结构叠加作用下,以静载为绝对主导的自发型冲击;(2)冲击后巷道围岩抗冲击能力下降和煤体应力恢复性增长是冲击地压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没有支护的厚底煤承受高集中应力,成为能量释放的突破口,表现为底煤冲击;(3)采用顶板超长孔水平分段压裂技术对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进行区域卸压,通过压裂,使原本完整较好的坚硬目标岩层内形成数量众多、方位和长度不一的网状裂缝,大幅减弱岩层的整体强度,破碎后的岩层可视为塑性垫层,能起到吸收部分能量和减弱上覆顶板应力传递的作用,使应力由“硬传递”转化为“软传递”,进而降低压裂区域下方煤层的整体静载水平,使其无法恢复到冲击地压发生所需临界载荷,实现了降低冲击致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