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56篇
  免费   4517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电工技术   1571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890篇
化学工业   3588篇
金属工艺   19580篇
机械仪表   9660篇
建筑科学   5039篇
矿业工程   1653篇
能源动力   1800篇
轻工业   1001篇
水利工程   1381篇
石油天然气   3224篇
武器工业   554篇
无线电   143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00篇
冶金工业   2739篇
原子能技术   533篇
自动化技术   5885篇
  2024年   341篇
  2023年   1473篇
  2022年   1661篇
  2021年   1949篇
  2020年   1501篇
  2019年   1865篇
  2018年   788篇
  2017年   1551篇
  2016年   1744篇
  2015年   2280篇
  2014年   6047篇
  2013年   4501篇
  2012年   5594篇
  2011年   5297篇
  2010年   4604篇
  2009年   5405篇
  2008年   5285篇
  2007年   4328篇
  2006年   4348篇
  2005年   4299篇
  2004年   3878篇
  2003年   3279篇
  2002年   2690篇
  2001年   2573篇
  2000年   2281篇
  1999年   1902篇
  1998年   1728篇
  1997年   1608篇
  1996年   1483篇
  1995年   1364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963篇
  1992年   973篇
  1991年   997篇
  1990年   844篇
  1989年   929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邹静 《电源学报》2021,19(4):203-210
以提高变换器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电流馈电推挽式变换拓扑的变换器电源。为使变换器电源具备开关管以零电压开关方式通断、开关频率恒定等理想特性,采用电压型推挽全桥逆变器,设计属于电流馈电推挽式变换拓扑结构的变换器电源装置主回路。选择DSSK60-015A全波整流二极管作为变换器电源主回路硬件;通过反馈控制电路调控电压波动时控制端流变化;根据变压器电感、匝数、线径等特性设计变压器绕制结构,完成变换器电源变压过程;设计保护电路,保证电源可靠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换器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误差范围均在2%内,开关管实现了零压开通,变换器电源功率因数均保持在0.96以上,且效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992.
传统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存在结构复杂、响应速度差等缺陷。为精准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需设计一种新型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并采用数字控制方法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采用电流模控制技术,通过随电源电压呈现二次方曲线变化的自偏置电流调节新型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上、下阈值门限电压,控制迟滞电压,改善电路响应速度;同时通过温度补偿方式降低新型电路基准电压温度敏感系数,使迟滞电压温度灵敏度较低,迟滞电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漂移程度。经过实验分析发现,该方法控制下的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电源电压在1.65 V/μs时,输出电压上升和下降时间是36 ns,控制电路能量消耗平均值为51.684μW,电路响应速度较快,能耗低。  相似文献   
993.
碳化硅(SiC)器件耐高频高温、散热性能好、导通电阻小,应用于无线充电系统可有效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文中首先对比了SiC材料与Si材料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SiC器件的无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该装置由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构成,输入端接市电,且装置的整流模块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文中详细给出了整流模块的整流桥选型策略、滤波电路参数设计方法、Boost电路功率器件和无源元件设计原则及开关管控制电路设计方法,还给出了逆变模块的开关管选型策略、开关管驱动电路和开关管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输入侧实现了高功率因数,逆变电路开关管电压振荡得到抑制,实验样机的效率峰值可达98.2%。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基于TMS320F28335DSP进行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MOSFET驱动硬件设计,其中包括74LCX244T缓冲放大器、HCPL-4504高速隔离光耦、CD4049UBC反向缓冲器、IR2101功率驱动器等电路的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了各芯片的外围电路及其可实现的功能,最后进行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MOSFET驱动硬件由软件程序控制电机的实验,得到的驱动波形和电流波形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及电动汽车(EV)大规模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用电量增长以及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性以及需求响应的DG和EV充电站多目标协调优化配置方法.通过提取城市路网的拓扑结构,监测路网流量,基于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进行起讫点(OD)矩阵反推,构建出行概率矩阵以描述用户的出行特性;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模拟EV的时空分布特性,考虑EV、DG与常规负荷的时序特性,并基于改进K-means算法构建风-光-负荷的典型运行场景;兼顾电网侧与用户侧,以综合效益、系统负荷波动以及充电耗时成本为目标,构建DG和EV充电站的多目标联合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结合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某城区主干道路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钢结构生产中,不同的工序会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坡口形式。本研究将按照生产工序对常用的坡口形式焊缝填充量进行说明,并提出改进方案和经济最优的坡口尺寸。通过组合焊缝、不同板厚焊缝选择、坡口尺寸优化等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焊接填充量,提升焊接效率,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焊接时间。焊缝填充量与焊缝截面积相关。  相似文献   
997.
Development of ultra-narrow gap welding with constrained arc by flux band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0 IntroductionThe merits of narrow gap welding (NGW) such ashigh productivity and quantity, minimal distortion, highcost-effectiveness, and all position capability are wellknown. The narrower the gap,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a-bove merits. Moreover, while an ultra-narrowgap welding(UNGW) process with less than 5 mm gap width is used,its some advantages are very useful for preventing thestress corrosion crack in austenitic steel piping, and forwelding some update steels. For example, in aus…  相似文献   
998.
单片机控制IGBT逆变式脉冲TIG焊电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控制的IGBT逆变式脉冲TIG焊电源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焊接时序的控制和规范参数的调节方法。该系统采用接触提升引弧方式,并具有不合理规范参数的自动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国内外氧化物冶金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微合金体系中各元素的协同及交互作用以及夹杂物、第二相粒子析出、演变对钢的相变、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冶炼、凝固过程中“有益”夹杂物析出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现状,分析了夹杂物性质、尺寸、分布等对诱发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综述了热加工和焊接过程对组织演化、晶粒细化、晶内铁素体优先析出及提高母材钢和焊接热影响区强韧性机制。总结了氧化物冶金研究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课题组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基于氧化物冶金的微合金化思想并比较了其与传统微合金化的异同;展望了基于氧化物冶金的微合金化理论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小直径管道的应力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界较难解决的问题,作者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除应力方法——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利用MSC.Marc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小直径管道环缝焊接接头的原始残余应力及温差形变法消除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一系列关于加热位置、加热宽度和加热持续时间的数据和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在内外表面的焊缝处都可以得到零值左右的残余应力,从而为进一步的试验分析工作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