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金属工艺 | 30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150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79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许钦豪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5,5(2):105-108
研究了广西某选厂低品位Sb-Pb-Zn多金属硫化矿的物质成分,查明Sb,Pb,Zn有90%呈集中状态,独立矿物主要有脆硫锑铅矿,辉锑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而只有约10%的金属呈分散状态,预测Sb,Pb,Zn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3%~90%。找出该选厂产品质量差,金属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并非金属在原矿中分散,而是原有的分选方法和工艺流程问题,以此为依据,研究试验出新的分选方法和工艺流程,使Sb,Pb和Zn 相似文献
272.
以水为介质按比重分选矿物水力旋流器目前正广泛用于煤的选别中,但是它对细粒矿物的选别作用尚示被开发。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用WOC旋流器从铅精矿中除云石墨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3.
274.
考查了乙硫氮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12的范围内,磁黄铁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当pH>12时,可浮性下降。而脆硫锑铅矿在整个pH范围内,均具有很好的可浮性。铁闪锌矿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较好的可浮性,当pH>5以后,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而不可浮。并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查了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研究表明,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可分离电位区间很窄。 相似文献
275.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的浮选性质。在酸性介质中脆硫锑铅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 但在碱性介质中(pH>8.0), 可浮性急剧下降; 在pH=11.0的高碱条件下, 无论矿浆电位如何变化, 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都很差。pH=6.0, 脆硫锑铅矿的可浮电位区间为0~0.7 V, 电位范围较宽; pH=9.18时, 可浮电位区间则为0~0.5 V。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研究方法, 研究了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在其表面没有氧化形成四乙基二硫化秋兰姆(TETD 或D2)分子; 电极电位从-0.25 V左右开始就在脆硫锑铅矿产生了化学吸附。在乙硫氮存在时, 从0.35 V开始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明显, 电位增加到0.75V附近存在明显的氧化峰, 试验结果表明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有PbD2、 SbOD形成产生。电化学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276.
277.
国内外氧化铅锌矿浮选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和浮选工艺方面的研究与改进工作 ,认为新型高效浮选药剂和浮选新工艺的研究是氧化铅锌矿浮选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8.
国内外氧化铅锌矿浮选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和浮选工艺方面的研究与改进工作 ,认为新型高效浮选药剂和浮选新工艺的研究是氧化铅锌矿浮选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9.
随着硫化铅矿资源的不断开发与消耗,氧化铅矿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铅需求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云南腾冲地区氧化铅矿,其主要含铅矾、白铅矿和少量方铅矿,含Pb 4.54%,采用硫化—黄药法深度硫化后再利用混合捕收剂进行浮选,分析讨论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铅矿物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矿磨矿细度为-74μm占80%时,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的铅精矿产品,铅精矿含Pb 64.50%,Pb回收率90.74%,分选指标较好。研究可为类似铅矿资源的选矿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