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03篇
化学工业   25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406篇
矿业工程   357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262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5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鲁布革土石坝风化料心墙反滤层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鲁布革土石坝风化料薄心墙的反滤层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是在有裂缝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心墙下游面设置严格的反滤层后可以防止心墙裂缝冲刷、能保证风化料心墙在运行过程中裂缝的自愈,细料含量少的风化料自愈能力强。并通过试验资料论述了鲁布革风化料的反滤层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同时,建议鲁布革土石坝风化料防渗体反滤层的设计应按可能产生裂缝的原则来进行设计,控制粒径按保证细颗粒不流失的要求来确定。风化料的严格反滤层的极限等效粒径应是D_(2D)<2.5mm。  相似文献   
92.
采用固结灌浆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其效果是得到普遍认同的。而经灌浆加固处理后充分利用风化岩体,能减小基础开挖深度,节约工程投资。文章就大源渡厂房基础固结灌浆成果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3.
二期上游围堰河床深槽段是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施工最难又最关键的部位。防渗墙高达73.5m,施工中必须克服两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①深槽左侧存在60°~70°的基岩陡坡,基岩面由高程28m降至0.44m,且岩质坚硬,防渗墙嵌入难度为国内外所罕见;同时由于坡陡槽深,基岩面位置的准确鉴定亦十分困难;②河床深槽右侧的缓坡中存在风化、卸荷张裂隙,在高水头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集中渗漏。施工中,通过原勘探孔、先导孔、槽内先导孔、冲击钻岩样、钻爆孔、班报等大量资料分析,准确鉴定了基岩岩面,并采用了冲击反循环、液压双轮铣、钻爆等多种施工手段和工艺,保证了墙体入岩深度;对于风化卸荷张裂隙依据其埋藏深度分别采取墙体嵌入或加密帷幕灌浆的方式进行防渗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95.
双溪水库粘土岩风化料筑坝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古良 《四川水利》1997,18(2):44-46
  相似文献   
96.
土的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性土的重要特征。可塑性的大小是以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从组限到液限)来衡量。塑性指数是土的液、塑限之差值(不带“%”号),它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1影响粘性特性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工程上普遍按塑性指数对粘性上进行分类。土的液、塑限的大小,与粘粒含量、矿物成份有关。一般地,粘粒含量越大,上的液、塑限就越大,而液限的变化更显著,因此其塑性指数也越大。亲水性好的矿物(如蒙脱石类)含量越多,土的塑性指数就越大。在广东的主坝、上堤中,很多主料的母岩是花岗岩或砂岩。本文利…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甘肃白银某信号楼桩基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水玻璃-水泥双液浆注入技术的工作原理,浆液配比及注浆量,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的加固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黄骅坳陷南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其成藏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区油气聚集特征出发,通过研究其成藏条件及主干断层各时期的发育特点,系统分析了油源断层对油气聚集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长期发育的油源断裂及主伸展层中的次级断层活跃期的"地震泵"作用是黄骅坳陷南区油气聚集的主要成藏动力."地震泵"源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位置,而"地震泵"源及主伸展层产生的"次级地震泵"源则联合控制油气运聚层位.地震泵作用区附近的储集层及圈闭是最有效的油气聚集部位,孔二段油藏主要分布于孔西断层西南部尾端、孔西及风化店断层中部断距骤减处、孔东断层两端断距及走向发生突变处等,孔一段上段为主伸展层,聚集了大量的油气.图5表1参25  相似文献   
100.
《Planning》2019,(6)
为更加精确地研究地震作用下风化砂岩中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根据集中力荷载作用在横观各向同性无限空间体内的应力解,结合拟静力简化方法推导出了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索体系中锚索孔内砂浆体等效压应力解和锚固段砂浆与砂岩接触界面等效剪应力解,分析了砂岩弹性模量、泊松比、地震烈度、预应力荷载、承压板半径、锚索孔半径等因素对压力型锚索锚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地震烈度、预应力荷载、承压板半径与等效应力分布曲线和应力峰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锚索孔半径与等效应力分布曲线和应力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砂岩泊松比与等效压应力分布曲线和压应力峰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等效剪应力分布曲线和剪应力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内容,可为实际工程加固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