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11篇
  免费   6883篇
  国内免费   4390篇
电工技术   2694篇
综合类   5350篇
化学工业   21941篇
金属工艺   7386篇
机械仪表   4671篇
建筑科学   6297篇
矿业工程   4989篇
能源动力   4691篇
轻工业   6006篇
水利工程   2145篇
石油天然气   11447篇
武器工业   709篇
无线电   20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57篇
冶金工业   3479篇
原子能技术   1099篇
自动化技术   2116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1128篇
  2022年   1961篇
  2021年   2489篇
  2020年   2612篇
  2019年   2326篇
  2018年   2100篇
  2017年   2487篇
  2016年   2646篇
  2015年   2648篇
  2014年   4588篇
  2013年   4863篇
  2012年   5788篇
  2011年   6346篇
  2010年   4609篇
  2009年   4729篇
  2008年   4182篇
  2007年   5173篇
  2006年   4962篇
  2005年   4200篇
  2004年   3785篇
  2003年   3267篇
  2002年   2747篇
  2001年   2473篇
  2000年   2133篇
  1999年   1601篇
  1998年   1399篇
  1997年   1165篇
  1996年   1016篇
  1995年   778篇
  1994年   691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炼油厂根据FCCU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柴汽比的措施,包括:调节反应系统和分馏的操作条件及采用MGD技术,以提高柴油产率。实施后,FCCU的柴汽比从0.5提高到0.9,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2.
在油气井的试油测试资料中,压力恢复曲线有时会出现下滑现象,常被认为是施工失误所致。本文以实际资料为例,分析了“下滑恢复”的压力响应特征和影响因素,认为只在低渗透地层有可能产生“下滑恢复”现象,并提出了避免“下滑恢复”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常压炉炉管及转油线腐蚀情况的分析,认为该炉发生转油线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含硫量升高、冲刷加剧、材质不适合以及设备老化等。针对腐蚀的成因采取了对整个转油线进行包盒子处理、材质升级、摸清活性硫在装置中的分布情况和腐蚀规律、开展高温部位定点测厚、避免高含硫原油直接进入装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64.
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液在近井地带开始析出并不断聚集产生凝析油堵塞现象。因此,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指导思想,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对于凝析气体系,当外界温压变化速度超过凝析气液的相平衡速度时,凝析气体系相变滞后,开始呈现非平衡特征,即凝析液的析出量随着压降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凝析气在向井筒流动的过程中,近井区高速流动使凝析气产生非平衡相变,凝析气在比较高的压降速度下流入井筒,使得凝析液来不及析出。在分析非平衡相变规律与近井地带凝析气渗流参数分布的基础上,评价凝析气液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特征,给出了考虑非平衡相变的凝析液饱和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增加凝析气液相变非平衡特征,减小井筒附近的凝析液饱和度,提高气井产能与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5.
Si纳米氧化线是构筑基于Si的纳米器件的基础。通过AFM针尖诱导阳极氧化加工的n型Si(100)的实验得到凸出的n型Si(100)氧化物高度和偏置电压成线性关系,与针尖扫描速度成负对数关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化了AFM针尖诱导氧化加工的机理和理论模型,得到了合适的加工条件为偏压8 V和扫描速度1μm/s。  相似文献   
66.
SO4^2-/ZrO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ETBE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沉淀一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IR、XRD等方法表征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征,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浸渍液H2SO4浓度高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会在催化剂上形成硫酸盐,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采用制备的催化剂气相催化乙醇与叔丁醇合成乙基叔丁基醚反应,乙基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为54.71%。  相似文献   
67.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效益,对炼油系统进行了流程协同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由加氢裂化方案改为加氢改质方案运行,将改质柴油送入三号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三催化装置)的提升管进行回炼;同时,将焦化蜡油改入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工,而蜡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焦化蜡油以改善催化裂化原料。协同优化后,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提高7个单位;三催化装置的液化气收率提高1.96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0.8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2.28百分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产品的密度(20 ℃)降低至806 kg/m3,烟点为23.8 mm,尾油BMCI由11.8降低至10.8;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的饱和分质量分数提高4.68百分点,芳香分质量分数降低5.96百分点,氮质量分数降低0.06百分点,使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得以改善。通过将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喷气燃料馏分抽出送催化裂化装置回炼,与回炼改质柴油相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1.0个单位,改质柴油十六烷值提高4.8个单位。通过全炼油板块系统性优化,燕山分公司车用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由53.5降低至51.5,解决了质量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68.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蜡油或常压渣油等重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CPP,ARGG FDFCC和TSRMP;还介绍了利用富含烯烃的混合碳四和催化裂化汽油等轻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OCP,Propylur,Superflex,OCT,Meta-4和BASF公司的丁烯歧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9.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因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黏土膨胀水敏伤害严重和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以及高比例液氮全程助排的排液技术。该压裂增产改造技术使牛101井头屯河组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扩展了三塘湖盆地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70.
国内外催化裂化降硫助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国内外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具有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作用的助剂及其材料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催化裂化过程中使用的降硫助剂的脱硫率及其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等.同时指出,采用高效降硫材料直接添加于催化裂化装置,既不影响裂化产品分布和质量,又能有效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是未来降低汽油硫含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