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227篇 |
免费 | 5933篇 |
国内免费 | 30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47篇 |
技术理论 | 6篇 |
综合类 | 3694篇 |
化学工业 | 9705篇 |
金属工艺 | 2686篇 |
机械仪表 | 2079篇 |
建筑科学 | 2783篇 |
矿业工程 | 2884篇 |
能源动力 | 3771篇 |
轻工业 | 1534篇 |
水利工程 | 845篇 |
石油天然气 | 1678篇 |
武器工业 | 322篇 |
无线电 | 405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27篇 |
冶金工业 | 3803篇 |
原子能技术 | 386篇 |
自动化技术 | 85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979篇 |
2022年 | 1408篇 |
2021年 | 1688篇 |
2020年 | 1989篇 |
2019年 | 1889篇 |
2018年 | 1702篇 |
2017年 | 1972篇 |
2016年 | 2124篇 |
2015年 | 2168篇 |
2014年 | 3189篇 |
2013年 | 3199篇 |
2012年 | 3633篇 |
2011年 | 4078篇 |
2010年 | 3029篇 |
2009年 | 3001篇 |
2008年 | 2880篇 |
2007年 | 3305篇 |
2006年 | 2812篇 |
2005年 | 2260篇 |
2004年 | 1801篇 |
2003年 | 1652篇 |
2002年 | 1486篇 |
2001年 | 1315篇 |
2000年 | 1061篇 |
1999年 | 872篇 |
1998年 | 705篇 |
1997年 | 580篇 |
1996年 | 483篇 |
1995年 | 345篇 |
1994年 | 312篇 |
1993年 | 210篇 |
1992年 | 190篇 |
1991年 | 109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目的 旨在有效解决稠油化学冷采过程中降黏剂窜流现象严重、油藏动用效率低的问题,支撑稠油绿色高效开发。方法 基于稠油冷采降黏剂高效降黏洗油与冻胶分散体调剖剂储层调控的协同效应,采用复配方式构建了稠油冷采用冻胶分散体调驱体系,测试其基本性能,并使用界面扩张流变仪以及流变仪,考查了体系的界面流变特性和剪切应力特性。结果 体系由质量分数为0.06%~0.12%的冻胶分散体和质量分数为0.05%~0.15%的降黏剂组成,为粒径均一的低黏流体,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并乳化稠油,降黏率达到95%以上。体系中降黏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决定了体系的乳化降黏能力,降黏剂通过吸附在冻胶分散体的表面提高了体系的聚结稳定性,并考查了组分含量及油藏条件对以上过程的影响。结论 构建了一种兼具储层调控和高效降黏能力稠油冷采用冻胶分散体调驱体系,探明了体系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稠油化学冷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2.
103.
随着工业物联网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控制系统需要感知的物理量规模和复杂度都迅速提升。其中数字温度传感器能直接将温度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面积小、数字输出等多种优点,可以实时监测系统温度数据,并与反馈机制协同进行反馈调节,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类数字温度传感器中,基于CMOS工艺寄生三极管(BJT)感温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制造工艺上更容易实现,且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精度,是工业界产品首选方案。聚焦基于BJT特性实现感温的数字温度传感器,从学术研究成果、工业产品两方面总结其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后续温度传感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提高输气管道的输送效率成为热点问题,其中降低管输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至关重要。为探究三角形肋条在输气管道减阻中的应用效果,利用ANSYS-FLUENT软件对光滑管道和肋条管道中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近壁区域,肋条管道与光滑管道的速度剖面相差较大,主流区域相差较小,肋条结构的减阻效果主要基于近壁面;肋条结构将漩涡推离壁面,使肋底充满低速流体,降低近壁面处动量交换,减小摩擦阻力;与光滑壁面相比,尺寸为s=h=0.516 5 mm的肋条具有4.38%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响应和过负荷能力有利于提高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基于天广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介绍了其过负荷功能的计算和实现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最后还讨论了运行中应引起重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6.
设计一种用ST7单片机构成的全数字化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控制器。系统在ST7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将太阳能电池转换的直流电进行有效存储和合理使用。系统充分利用了ST7单片机的软件资源,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硬件电路,使电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以非洲进口锰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硫酸浸出制备硫酸锰溶液。探究焦炭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锰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焙烧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及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焙烧条件为:焦炭配比15%、800℃焙烧60 min,锰的还原率达到97.84%。焙烧体系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表观活化能为22.458 6 kJ/mol,且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为:1-2x/3-(1-x)2/3=8.48exp(-22458.6/RT)×t。 相似文献
109.
以湿法冶炼高冰镍过程中产生的高冰镍浸出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氧化硫对高冰镍渣加压还原浸出,考察了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通气方式、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高冰镍渣还原浸出过程铜、铁行为的影响;对还原浸出液采用置换沉淀和冷冻结晶的方法,对还原浸出中铜和铁进行分离回收。结果表明:在初始硫酸浓度100 g/L、液固比6 mL/g、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90℃、二氧化硫分压0.15 MPa的条件下,铁和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9.35%、77.46%,浸出液中铁几乎全部为亚铁离子;在硫酸含量20~30 g/L、温度70℃、铁粉加入量5.7 g/L、反应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对还原浸出液进行置换沉铜,沉铜率达到了99.70%,渣含铜为67.91%。在温度—10℃、保温时间20~30 min、初始硫酸浓度100 g/L的条件下,对沉铜后液进行冷冻结晶制备硫酸亚铁,铁沉淀率达到了72.6%,七水硫酸亚铁纯度达到了92.93%。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