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80篇
  免费   8122篇
  国内免费   4062篇
电工技术   11989篇
技术理论   13篇
综合类   5129篇
化学工业   8677篇
金属工艺   2519篇
机械仪表   2941篇
建筑科学   9848篇
矿业工程   1984篇
能源动力   12589篇
轻工业   2010篇
水利工程   1381篇
石油天然气   2091篇
武器工业   617篇
无线电   50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05篇
冶金工业   3476篇
原子能技术   1248篇
自动化技术   4705篇
  2024年   412篇
  2023年   1596篇
  2022年   2590篇
  2021年   2894篇
  2020年   3038篇
  2019年   2723篇
  2018年   2283篇
  2017年   2709篇
  2016年   3053篇
  2015年   2994篇
  2014年   4999篇
  2013年   4737篇
  2012年   5237篇
  2011年   5883篇
  2010年   4523篇
  2009年   4576篇
  2008年   4137篇
  2007年   4506篇
  2006年   3552篇
  2005年   2745篇
  2004年   2296篇
  2003年   1951篇
  2002年   1729篇
  2001年   1488篇
  2000年   1277篇
  1999年   1011篇
  1998年   810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383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951.
Effects of Zr on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r—Fe—B amorphous alloy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effects of Zr on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r-Fe-B amorphous alloy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DTA and XRD methods.It was found that for Pr8Fe86-xZrxB6(x=0,1,2)amorphous alloys,the final crystallized mixture is α-Fe and Pr2Fe14B,and the metastable Pr2Fe23B3 phase occurs during crystallization of Pr8Fe86B6 amorphous alloy,not during crystallization of Pr8Fe86-xZrxB6(x=1,2)amorphous alloys,By analyzing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crystallization,the formation of an α-Fe/Pr2Fe14B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with a coarse grain size in annealed Pr8Fe86B6 alloy,is attributed to a difficult nucleation and an easy growth for both the α-Fe and Pr2Fe14B in the alloy.The addition of Zr can be used to change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the α-Fe phase in Pr-Fe-B amorphous alloy,which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grain size for the α-Fe phase.  相似文献   
952.
NiAl表面能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宪伟  张修睦  陈魁英  李依依 《金属学报》1996,32(11):1184-1188
利用嵌入原子类型的势函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B2结构标准化计量比NiAl合金的四个低指数晶面在6种温度时的表面能。计算结果表明,表面能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最密排面的表面能最低;一些表面在高温下发生了重构或成分偏析等表面反应,用类似方法计算了fcc结构Ni的表面能,计算结果与已知实验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3.
声发射源特征识别的最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频能量模式分析及分析理论识别声发射源特征的方法,说明基于波形分析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是揭示声发射源及信号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提出了一个由二元系推算三元系热力学性质的新模型,此模型能自动用热力学准则来检查各二元系的对称性,并根据不对称程度来构筑权重函数,由于不需要事先选择不对称组元,消除了计算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此模型的适用范围有所拓宽。  相似文献   
955.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拦河闸底流消能工进行消能防冲试验,测试和分析不同开度下的水闸运行流态、流速分布及上下游水流衔接状况,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56.
受周边地形条件及环境限制,巢湖兆河分洪闸与河道呈垂直布置,进流条件不利。针对分洪闸与河道垂直布置这一特征,分别对开敞式和涵洞式分洪闸进行了水工模型进口流态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涵洞式分洪闸进流流态优于开敞式分洪闸,能更好地保证各闸孔的均匀进流。针对涵洞式分洪闸方案,研究了分洪闸敞泄和控泄的泄流能力,指出敞泄状态下进口行近流速对流量计算影响明显,在水闸规划设计中,应计入行近流速影响。为改善消能效果及出口水流与下游的衔接,进行了多方案消能防冲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尾坎作为一种冲击式消能工布置在挖深式消力池末端,可使出口水流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并与下游水流衔接更为平顺,明显增强消能防冲效果。  相似文献   
957.
大跨度斜拉桥剪力滞效应十分突出,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影响。根据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肋板式主梁截面的剪力滞系数简易计算公式。以某460米主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FEA 3.3进行三维实体有限元数值分析,并与通过能量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剪力滞系数比较发现,宽度较大的肋板式主梁剪力滞效应突出,且跨中处截面剪力滞系数小,而塔根处的截面剪力滞系数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958.
结合国内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广州市东濠涌深层排水隧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折板间距情况下折板竖井消能规律,并根据竖井中水流在折板间需满足的过流能力及充分消能的约束条件,研究了折板竖井消能的最大过流流量及稳定消能边界,提出了折板竖井设计应同时满足的约束条件以及折板通气孔的推荐位置。研究表明,在折板间距与折板宽度的比值小于0.408时,约束条件只有最大过流能力;当比值大于0.408时,只需考虑充分消能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59.
在分析无线传感网络能量消耗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无线通信环境和节点的状态转换关系,建立了基于半马尔科夫链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能耗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得出传感节点实际能耗剩余值与所建模型能耗预估值基本相同,从而说明所建立的能耗模型准确有效,为改变传感节点工作状态、延长传感网络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的节点能量数据.  相似文献   
960.
Energy harvesting based on tethered kites benefits from exploiting higher wind speeds at higher altitudes. The setup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pumping cycle. It generates energy by winching out at high tether forces, driv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while flying crosswind. Then it winches in at a stationary neutral position, thus leaving a net amount of generated energy.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put on the flight control design, which implements an accurate direction control towards target points and allows for a flight with an eight-down pattern. An extended overview on the control system approach, as well as details of each element of the flight controller, is presented. The control architecture is motivated by a simple, yet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the kite dynamics.In addition, winch strategies based on an optimization scheme a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real world functionality of the presented algorithms, flight data from a fully automated pumping-cycle operation of a small-scale prototype are given. The setup is based on a 30 m2 kite linked to a ground-based 50 kW electrical motor/generator by a single 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