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0篇 |
免费 | 563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9篇 |
综合类 | 219篇 |
化学工业 | 1085篇 |
金属工艺 | 36篇 |
机械仪表 | 105篇 |
建筑科学 | 89篇 |
矿业工程 | 644篇 |
能源动力 | 41篇 |
轻工业 | 1600篇 |
水利工程 | 23篇 |
石油天然气 | 120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2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18篇 |
冶金工业 | 216篇 |
原子能技术 | 28篇 |
自动化技术 | 2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9篇 |
2024年 | 148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54篇 |
2021年 | 302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258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311篇 |
2010年 | 221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利用奶粉豆粕培养基,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以H/C(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为指标,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分离出9株蛋白酶产生菌。将这些初筛菌株进行发酵培养,采用Folin-酚法测定酵上清液的蛋白酶活性,选出蛋白酶活性最高的菌株H2,并依据形态特点和主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芽孢杆菌纳豆亚种(Bacillussubtilis sub.Natto)。最后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考察培养基初始pH值、温度、装液量、接种量和种龄等因素对H2菌株液态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液态发酵产蛋白酶的适宜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值7、培养温度40℃、装液量40 mL/250 mL、接种量3%、种龄25 h。 相似文献
63.
减肥类中成药、保健食品、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的快筛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筛检测减肥类中成药、保健食品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用快筛试管法和薄层色谱法检测产品所含的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并通过HPLC-DAD/HPLC-MS确认。结果 103批次产品中42批次检出酚酞,61批次检出西布曲明,其他相关化学成分目前均未检出。结论此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准确判断减肥类产品是否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的快筛检测方法,适用于快速鉴别筛查基层大批量产品。 相似文献
64.
65.
以淡水湖泊泥土中分离出的 13株梭菌 (Clostridium)为出发菌株 ,利用常规筛选方法选出 2株 1,3 丙二醇产生菌 (Clostridiumpasteurianum)。经UV、DES、NTG、EMS、LiCl单独及复合诱变 ,选育出一株 (CpN 38) 1,3 PD高产突变株。该突变株较出发菌株 ( 98- 77,98- 10 8) 1,3 PD产量提高了 7倍 ,产量为 31.0 0g/L。通过单因素实验 ,确定了CpN 38发酵培养基为 :甘油 ,90g/L ;NH4Cl,1.70g/L ;Fe2 +,0 .0 0 5 % ;Co2 +,0 .0 0 4 %。 相似文献
66.
67.
68.
优良“老酸奶”发酵剂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酸奶发酵剂,根据菌株的稳定性、发酵活力、凝乳时间等指标对23菌株(其中有13株球菌与10株杆菌)进行初步筛选,获得13株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其中有7株球菌与6株杆菌)。根据单菌株发酵实验结果,按菌种性能互补原则将各球菌与杆菌复配,进行28个组合发酵实验,测定发酵速度、质构、乳清析出以及后酸化等指标。最终筛选出球菌S1、S4与杆菌L2,此组合与目前商业化直投发酵剂比具有发酵前期产酸速度快、发酵时间短的优点,而且具有天然的发酵香气,乳清析出量很少,适用于直投式发酵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