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1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电工技术   3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90篇
化学工业   2757篇
金属工艺   178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196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419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367篇
武器工业   116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5篇
冶金工业   396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物脱氮工艺的新发展-半硝化和厌氧氨氧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慧贞  李颖 《水处理技术》2002,28(5):308-310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耗能多,反硝化时还消耗碳源,半硝化一厌氧氨氧化(SHARON-ANAMMOX)是一种全新的脱氮工艺,其原理是首先由亚硝化细菌将废水中1/2氨氮氧化为NO2^-,剩余的氨氮与所生成的NO2^-以等摩尔比例ANAMMOX菌作用生成N2,因耗能少且不消耗碳源,故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72.
针对目前磷酸铵生产排出的高温冷凝水的热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及由此产生的热污染,介绍了一种把排出的高温冷凝水密闭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可使蒸汽热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10%以上。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运行状况,认为采用该技术对蒸汽能力系统进行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又消除了热污染现象,在磷酸铵生产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一种含壳聚糖的有机硅纺织柔软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三甲胺、环氧氯丙烷、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N-壳聚糖季铵盐;并将其与氨基硅油、三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有机硅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制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硅柔软剂。经检测,产品的离心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较好;经其整理的纯棉白布不仅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吸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茵活性。  相似文献   
74.
刘宏  周佩玲 《应用化工》2007,36(7):720-721,728
探讨外部环境条件对消毒剂百菌灭产品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测定产品在不同条件下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入5滴肥皂水、10%血清、自来水稀释、含20%填料包装瓶,百菌灭样品活性降解率分别为51.7%、93.6%、23.86%、60.47%,而对比组其活性降解率分别为0.66%、0.66%、1.32%、48.58%,分析了阴离子化合物、有机物、水质、塑料瓶包装等因素造成百菌灭活性物含量降低的原因,提出优化生产条件和改进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75.
The15N isotope was used to study the mode of action of individual nitrogen sources in a 30% urea:30% ammonium nitrate: 10% ammonium sulphate:30% filler (w/w) granular fertilizer for perennial ryegrass in a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The fertilizer consisted of two types of granules, one containing 80% urea and 20% filler and the second containing 48% ammonium nitrate (AN), 16% ammonium sulphate (AS) and 36% filler.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dolomite compared with silica as the filler was investigated on nitrogen recovery from the 30:30:10:30 formulation.Dolomite adversely affected the recovery of nitrate N from the system and evidence suggested that MgCO3 was the active component. Granules containing dolomite resulted in a lower dry-matter yield than those containing silica, however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as nitrate contributed only 20% of the N in the formulation. AN gave the greatest DM yield and urea the lowest with AS being intermediate. The15N budget in shoots, roots and soil indicated that only 65% of the N from urea was recover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86% for AN and 91% for AS. The dry-matter yield of the 30:30:10:30 formulation using silica as the filler was intermediate between urea and AN; however, the apparent N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pected from the sum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The use of15N labelling indicated that using separate granules for ammonium N and urea the recovery of urea was improved by 11% in the triple N mixture when both AN and AS were present in the second granule compared to the recovery on its own. The enhanced recovery of urea appeared to be a function of AN and AS acting together as neither source in double combination with urea had any effect on urea N recovery.Urea enhanced the recovery of nitrate N by 10% but decreased the recovery of AS by 6% (in the 30:30:10:30 formul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ngle sources on their ow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actions can occur between N sources even when they are physically separated by being in different granules.  相似文献   
76.
石油化工装备的失效,由于所处理的物料常常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所以往往导致发生燃烧、爆炸等,还可以波及附近的其它装置和设备发生连锁的失效和爆炸。为了分析这种严重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近年来研究和发展了一种定量估计这种失效后果严重程度的方法,称为后果分析(Consequence Analysis)。通过分析,从这些设备的失效概率、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研究设备内物料的泄漏形式、可能发生的后果、影响范围的大小、对周围装置、环境和人员的危害程度等,从而提出在设备设计、工厂的总图设计中采取的措施,以减轻其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7.
张跃军  毕可臻  邢云杰  刘瑛 《精细化工》2007,24(6):592-595,603
以丙烯酰胺(AM)和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RH)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通过正交优化等实验方法考察了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选定的每一种阳离子度PDA共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系列化具不同阳离子度PDA的各自最佳点的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在各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点时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制备5%、10%、20%、3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当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分别为16%、18%、25%、35%和6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2×10-5、8.82×10-5、7.35×10-5、5.40×10-5和9.19×10-5,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25、30、30、30℃和25℃时,特征黏度可分别达到17.0、15.0、11.6、9.0 dL/g和6.2 dL/g。此外还对共聚产物PDA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该工艺简单方便、清洁安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8.
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碳酸氢铵法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研究了用碳酸氢铵法由粗氧化锌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热力学、中间体碱式碳酸锌的主要组成和碱式碳酸锌热分解的温度对形貌的影响;考察了中间体碱式碳酸锌的热分解温度和时间对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纯度、白度、比表面积和表观密度的影响。碱式碳酸锌焙解生成纳米活性氧化锌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0℃和1h时,产品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97.6%,粒度<100nm,比表面积50m2/g,表观密度0.21g/cm3。  相似文献   
79.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对鞣酸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季铵盐基团的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完全溶于水的壳聚糖季铵盐,IR谱图表明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以中药药液中的主要杂质之一鞣酸为对象进行了絮凝试验,结果显示其鞣酸去除率,明显高于壳聚糖。同时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投加量适用范围更宽,有利于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80.
采用低温固相法与常规液相法合成系列磷酸铵复盐NH4MPO4.H2O(M=Mn,Fe,Co,Ni,Cu),用XRD,FT-IR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比较两种合成工艺及产物的颗粒形貌和大小。结果表明,除铜盐为斜方晶系外,其余都为正交晶系。与常规液相法相比,低温固相法不需要使用溶剂,能在低温短时间内合成磷酸铵复盐类化合物,但是需要晶化才能得到良好结晶体,合成的条件较为苛刻,容易有副反应发生,所得产品是片状结构,厚度为纳米尺寸的二维纳米材料,液相反应得到的产物颗粒是层状结构的微米级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