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328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162篇
矿业工程   17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35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7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被动桩中土拱形成机理的平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被动桩中土拱形成机理的研究比较少,尤其针对不同土性土体中这类问题的对比研究更是少见。借助平面有限元数值方法,对粘性土与无粘性土中被动桩间的土拱形成机理作了研究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土拱形成过程与土拱效应随土体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剪胀角、泊松比、桩土接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土性不同时,土拱形成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受力和破坏形式不同;剪胀角、泊松比、桩土接触特征对桩间土拱形成机理和效应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2.
置换率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桩置换率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性能的影响程度,在温州地区进行了多个大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在静荷载试验中对刚性承压板下压力盒进行同步检测,根据检测成果比较不同置换率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情况,分析置换率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桩土应力比以及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中刚性桩置换率对沉降特性影响较大,增大刚性桩置换率会明显减小沉降.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在承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刚性桩置换率越高作用越明显.复合变形模量随复合地基中桩置换率减小而减小.刚性桩置换率越高,刚性桩承载力发挥度越小,柔性桩承载力发挥度越大,土承载力发挥度越小.  相似文献   
23.
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沉桩措施;指出了拉森钢板桩支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海洋废弃平台拆除过程中需要切断桩基,水下绳锯机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桩基切割工具.介绍了绳锯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验表明此控制系统能够使绳锯机安全、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5.
混凝土现浇箱形拱圈与拱架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无支墩拱式拱架上现浇施工时,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可以利用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减少钢拱架的用钢量,达到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5的模拟及实桥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先期浇注的混凝土拱环与拱架的联合作用明显,拱圈可承担其自重的43%,即拱架只承担拱圈重量的57%,利用联合作用可节约用钢量达30%.同时提出了一个估算拱架承担拱圈重量的公式,该公式简便实用,并通过两种施工工艺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可用于指导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究钻孔灌注桩在竖向成孔时伴随的孔周土体径向应力的卸荷情况,基于SMP屈服准则及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探讨了初始原位应力场条件下砂土竖向钻孔孔周存在的2个塑性区的应力状态工况,并推导了该工况的应力场、位移场的解答,给出了工况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静止侧压力系数K0、土体内摩擦角φ的选取关系到孔周塑性区半径re,rp的变化,对塑性区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K0和泥浆重度rmud下的孔壁相对位移、孔壁应力均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孔壁相对位移随K0增大而增大,随rmud的增大而减小,但孔壁径向和环向应力并不随K0的改变而改变;砂土竖向成孔的孔周塑性区范围几乎沿深度不发生变化,塑性半径rp对钻孔孔壁环向应力有较大影响。提出的理论解对于砂土初始原位应力场中的灌注桩成孔卸荷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7.
斜桩在承受水平荷载的同时,往往会受到上拔荷载的作用。为研究上拔荷载对斜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开展了10根直、斜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上拔荷载对斜桩桩顶水平位移和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对比了直桩与斜桩桩身弯矩和剪力的差异,并分析了上拔荷载对正、负斜桩桩身内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上拔荷载从直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的12.5%增大到75%时,正斜桩水平承载力比增大21%,负斜桩水平承载力比减小25%。上拔荷载的存在会使正、负斜桩桩身轴力均增大,且上拔荷载越大,桩身轴力越大。上拔荷载能减小正斜桩桩身弯矩和剪力,使其抵抗弯矩和剪力的能力得到提高,而增大负斜桩桩身弯矩和剪力,使其抵抗弯矩和剪力的能力被削弱;不论正斜桩还是负斜桩,其上部区段桩身侧表面均出现了方向向上的摩阻力,而下部区段桩身侧表面均为方向向下的摩阻力,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大,斜桩桩身侧摩阻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8.
由局部超挖引发基坑大范围破坏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但局部超挖对基坑整体安全性能的影响及其引发连续破坏的机理尚仍缺乏研究。以悬臂排桩支护的长条形基坑为例,采用模型试验和有限差分法对基坑局部超挖引起的荷载传递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随着超挖深度的增大,由于土拱效应,超挖区外支护桩内力大幅增长,而超挖区内支护桩桩身弯矩先增加后降低或持续降低;大面积开挖深度相同时,随着局部超挖范围增大,邻近支护桩桩身弯矩与位移增幅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局部超挖对支护桩内力的影响等荷载传递规律,可为防超挖引发基坑连续破坏研究和局部深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文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透水管桩和普通管桩沉桩模型试验对比,探究群桩情况下,透水管桩加速桩周土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效果和规律。通过试验表明透水管桩更有利于桩周土超静孔压消散,其促进作用沿深度方向递增,沿水平方向递减。透水管桩阻碍了沉桩完成后桩周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从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的角度出发,降低了桩周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峰值,控制了整个桩周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水平,有利于超静孔隙水压力后期的消散。表明沉桩施工中,透水管桩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不是相互独立的,桩端土特性不同将影响桩侧阻力的发挥.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桩端土特性对桩侧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桩端土的强度不仅可以减小桩端沉降,还可以使桩身总侧阻力提高;桩端强度的提高会提高桩侧阻力,尤其是桩端附近桩侧摩阻力;同时,从桩端部位土体随荷载增加位移发展过程的角度,对增强效应机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