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16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9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炉炉顶布料溜槽倾动电机无抱闸控制在自动化控制程序中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通过软件对炉顶布料溜槽倾动电机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2.
熊家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尾端,其平面形态从顺直过渡到微弯再逐渐演变成S型,是目前荆江最为弯曲的河段。受水沙条件、河岸边界条件、自然裁弯和人工裁弯等因素影响,局部河势调整频繁。熊家洲凸岸斜槽裁弯形成新河槽,导致主流与支汊成为共生的分汊河势,改变了熊家洲出口段水流条件,进而影响下游七弓岭弯道崩岸速率和河床冲淤。为全面分析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演变过程和河床冲淤变化,选取枯水期遥感影像数据及沿程代表性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熊家洲河段整体向下游蠕动且河道展宽,熊家洲弯道新生河槽呈冲刷扩大趋势,7 a平均展宽70 m;出流沿程断面深槽从左岸向右岸方向发展,熊家洲下游的深泓线偏向右岸;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深泓线开始贴近七弓岭凸岸,而原深槽回淤形成2个沙洲,经过七弓岭弯顶后逐渐向凹岸偏移,出熊家洲弯道后河道沿程呈现冲刷下切趋势。研究成果对目前该段河势控制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为下一步研究三峡水库运行的河势控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3.
水流脉动压力会加剧闸门门槽的空蚀空化,增大阶梯泄槽底板承受的荷载,目前研究很少.结合卡基娃水电站放空洞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比尺模型试验中脉动压力的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了水流的脉动压力强度、脉动压力系数大小和频谱特征,得出工作门槽和阶梯泄槽部位的脉动压力特征和分布规律.希望能为高水头大流速的泄水建筑物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对溜槽闸板阀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合理的闸板尺寸设计方法,确保溜槽闸板阀的完全可靠密封,达到最佳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115.
对内斜齿螺旋槽管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水在三种不同管径的内斜齿螺旋槽管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 ,测得了不同工况下的表面传热系数和动摩擦因数 ,拟合出所测参数范围内的动摩擦因数f和Nusselt数准则方程 ,并与相同管径光管的换热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无论在哪种工况下 ,内斜齿螺旋槽管的换热性能优于相同管径的光管 .  相似文献   
116.
合金溜槽堆焊焊条的正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东  张学秋  王辉 《电焊机》2005,35(11):53-56
运用正变法确定了合金溜槽堆焊焊条的药皮组成,并研究了其工艺性能、冶金性能和堆焊层的机械性能;经反复试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焊条药皮配方,所设计的新焊条不但具有较佳的工艺性能,而且堆焊层中合金元素的含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7.
让不同含水率(11.64、13.54、15.43、16.43 %w.b.)的玉米从粮仓仓顶出发,经直溜槽与螺旋溜槽流入筒仓,下落与仓底碰撞;又让其从粮仓仓顶自由下落,与仓底碰撞。测定两种方式下落碰撞的玉米籽粒破碎率,使用质构仪对两种碰撞后的玉米籽粒及未碰撞的玉米籽粒进行静态压缩试验,测定它们的破坏力(抵抗破坏的力)、破坏能(抵抗破坏的能)。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的含水率越大,经过碰撞后破碎率越小;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经过溜槽下落碰撞的平均破碎率是3.84%, 自然下落碰撞的平均破碎率是7.65%, 经过溜槽下落后碰撞的玉米籽粒破碎率明显小于自由下落碰撞的玉米籽粒破碎率;经过溜槽下落碰撞的玉米籽粒的破坏力和破坏能比自由下落碰撞的玉米籽粒的破坏力和破坏能大;实验结果表明溜槽起到了缓冲碰撞的作用,减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8.
斜齿圆桂齿轮在Pro/e中的三维建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闫利军  张淳 《轻工机械》2005,23(2):61-63
阐述了利用Pro/e软件的建模功能,生成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包括在Pro/e中渐开线方程式的建立及用扫描方式建立齿轮轮齿的过程,最后生成完整的斜齿圆柱齿轮三雏模型。  相似文献   
119.
溢洪道泄槽弯道段轴线设置导流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张庆华 《吉林水利》2004,(10):35-37
文章通过在实际工程上的模型试验,验证了改变在弯道段设置横向坡为在弯道段轴线上设置导流墙的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并给出了采取此措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0.
 在高炉生产中,装料制度直接决定了炉料在炉内分布状况,精确掌握高炉内装料情况是调节高炉煤气分布,确保高炉达到理想热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为了准确了解溜槽形状及倾角对料流运动的影响,引入离散单元模型分别对物料经过方溜槽和圆溜槽后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80%的界定对料流宽度和厚度的选取进行了定义,计算得到了溜槽在不同倾角时料流的宽度和厚度变化,分析变化规律后得到,对长度为2 800 mm的溜槽来说,溜槽倾角不宜小于30°;在相同溜槽倾角条件下,料流经过圆溜槽后的厚度要大于方溜槽;在径向方向上,圆溜槽的物料落点位置稍大于方溜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