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6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91篇
矿业工程   996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64篇
石油天然气   3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reliability change of a road bridge pile foundation due to the unpredictable increase of settlements in tim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R?dziński Bridge in Wroc?aw, Poland, its design assumptions, and monitoring results. The bridge foundation rests on a multi-layered subsoil assumed random.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ubgrade is generated in ZSoil® software. To simplify the probabilistic approach, substitute soil strata stiffness parameters are adopted. Tracing their time decrement allows for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the entire foundation over-settlement produced by numerous factors. Preliminary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ettlements to the stiffness variation properly simplifies the random model. The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helps to assess the foundation reliability index, furt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dition in the EN 1990:2002/A1:2005 standard. In addition, real-life settlements are also measured in the first year of bridge operation, they a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reliability index assessment. An innovative approach is proposed, where appropriate time-wise fluctuation functions represent the expected settlement increase and the related reliability reduction. These fluctuation functions help to plan the future remedial actions to maintain the initial bridge safety and to indicate the action frequency and scope. Future reliability levels may be extrapolated too. The real-life survey database of settlements makes it possible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of probabilistic calculations. A dedicated flowchart is devised to support further analysis of a wide structural domain.  相似文献   
992.
王立宏 《山西建筑》2014,(6):200-201
某大断面浅埋隧道穿越煤系地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但初支变形大,对初支变形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处治措施。对已施工段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该处治措施可有效的控制围岩的变形。  相似文献   
993.
资源枯竭矿区深井开采引起地层再破坏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资源枯竭矿区已经进行了多年开采而在地下浅部已留下很多老采区和地层已遭受数次沉陷破坏的特点,提出了深井开采及深浅部同时开采(重复采动)导致地层进一步破坏的特征和地层自下而上的沉陷规律及其损害累积效应,并借助北票矿区已经进行127a开采的实例,综合分析了资源枯竭矿区深井开采引起地层再破坏的复杂性及资源枯竭城市再生地层结构抗震性能的下降机理、评价方法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岩层移动离层演化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 ,对岩层移动过程中的离层位置与离层量、离层动态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覆岩离层主要出现在各关键层下 ,覆岩离层最大发育高度止于覆岩主关键层。当相邻两关键层复合破断时 ,尽管上部关键层的厚度与硬度比下部关键层大 ,其下部也不会出现离层。关键层初次破断后的离层区长度和最大离层量仅为关键层初次破断前的2 5 %~ 3 3 %。因此 ,离层区充填应在关键层初次破断前进行 ,并保持关键层不破断。针对目前覆岩离层区充填工艺不能阻止覆岩关键层初次破断的问题 ,提出了离层区充填与留设煤柱相结合的“覆岩离层分区隔离充填减沉法” ,发展了覆岩离层充填减沉技术  相似文献   
995.
南京科技创新综合体B6#、B7#楼为复杂多层及高层结构,其中B6#地上部分每层均为大开洞不连续,为平面不规则结构,且形成较多穿层柱。B7#地上部分局部为大开洞,形成穿层柱,六层以上有8.5米大悬挑,设计难度较大。文章对该建筑进行了详细受力分析,同时采用MIDAS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校核,找出结构的薄弱处,并采取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长沙地区板岩的特点是遇水易软化、崩解,目前未见对该地层盾构掘进引起地层扰动的相关研究。以长沙地铁2号线西延线一期工程为依托进行了现场试验,监测内容包括:地表沉降、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同时记录掘进参数。通过分析得知:(1)板岩地层盾构总推力、扭矩和土仓压力是同步变化的,埋深不变时土仓压力随着隧道断面内微风化板岩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2)地表沉降、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随着切口到断面距离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3)各测点横向地层位移最大值约为轴向的1.1~2.6倍;(4)根据土体应力随切口到断面距离变化规律,将应力扰动分为缓慢减小段、波动段、缓慢变化段和恢复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7.
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为依托背景,借助数字照相量测技术,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20°、50°两种不同倾角条件下,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地下采场围岩与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地下采场围岩及覆岩的变形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局部小范围微动、线性持续增大以及整体非线性剧烈垮塌3个阶段;②矿体倾角由20°增至50°后,边坡与地下采场围岩及覆岩的变形整体趋缓,采动影响范围小幅度缩减,沉降曲线则由非对称槽型变为碗型;③采场矿柱回收过程中,地下采场围岩及覆岩发生突发性失稳,呈现出明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相似文献   
998.
论述南宁市新近系、古近系软弱层的成因及工程特征,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以此引起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认识到南宁市新近系、古近系软弱层的存在及其对建筑工程安全的危害性,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9.
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四面采空“孤岛”采场的顶板结构和相关矿压控制技术。此类采场矿压控制的理论问题,是采场覆岩的多层空间结构运动及其与采动应力场的关系;其工程问题,是煤柱失稳造成的灾害形式及其判定方法、煤柱失稳的灾害的控制技术以及水、火和瓦斯的控制问题。论文通过河南义马煤业集团的实例,系统介绍了灾害监测技术和控制方法。开采结果表明,论文中提出的对岩层结构的认识和采取的控制技术是正确的,可以在条件相似的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现有顶管掘进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的试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以减小杭州地层的顶管掘进施工对地层的影响,并对顶管施工地层的影响分区图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