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5篇
  免费   3451篇
  国内免费   2321篇
电工技术   74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68篇
化学工业   669篇
金属工艺   638篇
机械仪表   682篇
建筑科学   3525篇
矿业工程   1915篇
能源动力   199篇
轻工业   368篇
水利工程   624篇
石油天然气   1689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12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9篇
冶金工业   616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4657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161篇
  2022年   1988篇
  2021年   1830篇
  2020年   1576篇
  2019年   1045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905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深井煤巷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的模拟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煤巷支护成本与支护效果之间的矛盾,提出并研究了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和分析了钻孔卸压的作用机理、巷道围岩动态损伤破坏发展以及围岩中应力场重新分布的过程.研究表明:合理布置的卸压孔可以引起巷帮围岩发生结构性预裂破坏,从而使围岩内高应力向深部转移;卸压孔和锚网联合支护改善了围岩中的应力环境,改变了围岩破坏的时空次序,对控制围岩变形和破坏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将模拟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的施工,不仅控制了围岩的变形,而且降低了材料消耗,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32.
为解决输电线路异物入侵在线监测图像样本量较小的问题,针对异物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异物入侵监测和识别方法.首先选取典型正常运行输电线路图像和目标异物图像,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算法对有异物入侵的输电线路图像进行样本扩充.然后将Dense-net网络替代YOLOv3网络中倒数第二层网络,建立Dense-...  相似文献   
933.
运用能量法,建立了板材拉深过程完整的力学模型。针对板材拉深成形中起皱和破裂的具体情况,定量分析了板材起皱和破裂的失稳判据。确定板材成形的压边力三极限,并推导出板材成形的优化压边力控制规律。运用神经网络实现了板材材料性能参数的实时识别和压边力优化曲线的实时预测。利用LabVIEW软件编译了智能控制系统程序,采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产品,建立板材智能化拉深控制系统,实现板材成形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934.
程靖云  王布宏  罗鹏 《计算机应用》2022,42(10):3170-3176
随着计算机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软件中存在的代码缺陷对公共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静态分析工具拓展性差,以及现有方法检测粒度粗、检测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切片和语义特征融合的代码缺陷静态检测方法。首先,对源代码中的关键点进行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并采用基于过程间有限分布子集(IFDS)的切片方法,以获取由多行与代码缺陷相关的语句组成的代码片段;然后,通过词嵌入法获取代码片段语义相关的向量表示,从而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选择合适的代码片段长度;最后,利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分别提取代码片段中的局部关键特征和上下文序列特征,并将所提方法用于检测切片级别的代码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不同类型的代码缺陷,并且检测效果显著优于静态分析工具Flawfinder;在细粒度的前提下,IFDS切片方法能进一步提高F1值和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9.64%和92.08%;与现有的基于程序切片的方法相比,在关键点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或变量时,所提方法的F1值分别达到89.69%、89.74%,准确率分别达到92.15%、91....  相似文献   
935.
李凌敏  侯梦然  陈琨  刘军民 《计算机应用》2022,42(12):3639-3650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高度非线性操作,导致其可解释性较差,并常常被称为“黑箱”模型,无法应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关键领域;因此,对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开展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简单介绍了深度学习;然后,围绕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从隐层可视化、类激活映射(CAM)、敏感性分析、频率原理、鲁棒性扰动测试、信息论、可解释模块和优化方法这8个方面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同时,展示了深度学习在网络安全、推荐系统、医疗和社交网络领域的应用;最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6.
冯智达  陈黎 《计算机应用》2022,42(12):3686-3691
针对基于分割的文字检测方法在混叠文字场景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单向投影Transformer (SDPT)用于混叠文本检测。首先,使用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和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提取并融合多尺度特征;然后,利用水平投影将特征图投影成向量序列,并送入Transformer模块进行建模,以挖掘文本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最后,使用多目标来进行联合优化。在合成数据集BDD-SynText和真实数据集RealText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SDPT在高混叠度的文字检测下取得了最优的效果,而与PSENet等文本检测算法在相同骨干网络(ResNet50)条件下相比,在BDD-SynText上F1-Score(IoU75)至少提高了21.36个百分点,在RealText上的F1-Score (IoU75)至少提高了18.11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于混叠文字检测性能改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7.
显著性目标检测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图像检索、图像分割、行人重识别等领域.目前主流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短连接加权的方式融合多级别特征信息,这种方式无法精准有效地控制信息流的传递.而且,现有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单一的特征检测,导致显著性目标区域与背景的边界不连续、易模糊.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尺度特征提取和多级别特征融合的...  相似文献   
938.
结合工程实例,从基坑支护设计方面,详细介绍了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及输送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9.
受成像载体、成像光谱和成像条件等的影响,跨域图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跨域图像检索已成为了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言。然而图像的跨域检索面临着图像视觉偏差的问题,通过传统同域图像检索的方法无法有效地得到结果。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近年来跨域图像检索领域的代表性方法。对跨域图像检索任务作出了简要说明并指出了关键问题;根据图像域的不同转换阶段,将跨域图像检索方法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空间迁移和基于图像域迁移的跨域图像检索方法,并对两类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整理了跨域图像检索在不同领域的数据集,对比了各类方法的性能;总结了现有跨域检索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0.
针对现有神经网络图像修复方法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部署存在效果差、响应时间长、高能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边-端协同的并行解码器图像修复方法及计算卸载策略。结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技术边-端协同的特性,提出一种面向边-端协同的并行解码器门控卷积图像修复网络ETG-Net(edge-terminal gated convolution network)。通过边-端共享权值的方式,提升图像修复及训练效率,并保留移动终端的独立工作能力。基于计算卸载决策,将图像修复部分计算任务有选择地卸载至边缘云,进一步降低终端节点的计算时延和能耗。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年来先进的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保证图像修复质量的同时,解决了移动终端设备上部署图像修复模型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任务的响应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