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13篇
  免费   4057篇
  国内免费   2002篇
电工技术   299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532篇
化学工业   8091篇
金属工艺   1457篇
机械仪表   2010篇
建筑科学   4564篇
矿业工程   2674篇
能源动力   4366篇
轻工业   1979篇
水利工程   1097篇
石油天然气   2623篇
武器工业   335篇
无线电   42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21篇
冶金工业   3111篇
原子能技术   784篇
自动化技术   2816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1235篇
  2021年   1485篇
  2020年   1626篇
  2019年   1378篇
  2018年   1264篇
  2017年   1524篇
  2016年   1702篇
  2015年   1818篇
  2014年   2848篇
  2013年   2847篇
  2012年   3281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2650篇
  2009年   2671篇
  2008年   2317篇
  2007年   2663篇
  2006年   2419篇
  2005年   1934篇
  2004年   1583篇
  2003年   1438篇
  2002年   1185篇
  2001年   1012篇
  2000年   891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nfluence of PAMAon Boundary Fil mFormation and Friction1.1 Experi mental methodsUltra-thin optical interferometry has been used tostudy thinlubricating fil m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theexperi mental details of this technique have been reportedpreviously[1].The principle of the test setup is shown inFigure1.A polished steel ball is loaded and rolled againstthe flat surface of a glass disc that is coated with a thinsemi-reflecting chromiumlayer and a silica spacer of about500nmthickne…  相似文献   
2.
热管传热性能对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雯  张红  庄骏 《石油机械》2006,34(12):14-17
在零重力辅助下,小热管热阻是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集总参数法对于换热器系统数值计算的高效性思想,建立了热管、热管换热器的集总参数模型。对同一热管换热器选用不同传热性能的热管,在不同传热温差和流体质量流速下,就其散热效能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零重力辅助下,热管换热器管内热阻存在一临界值Rcri。当热阻RHP≤Rcri时,管外热阻起主导作用,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εh几乎不随热管管内热阻的值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求解正常声光相互作用拉曼 内斯 (Raman Nath)方程的矩阵级数解法 ,该解法直观方便且具有普遍性。计算结果表明 ,对Q =4 1π ,Bragg衍射的效率只有 97 5 % ;对非对称入射 ,以往的Raman Nath近似解误差较大 ;指出提高Bragg衍射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于提高声光频率比并给出计算声光器件最优长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吴建国  杜东兴 《冶金能源》1997,16(2):8-10,24
对菱镁矿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所得结论对进一步将菱镁矿作为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济钢燃气厂针对济钢转炉煤气储存加压系统的设备现状,组织了一次设备大修,大修后煤气柜升降速度提高到了1.0m/min,并解决了加压机前负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旋风分离器结构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分析了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因素及结构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即内管外壁增设螺旋翼片 ,扩散形锥体改为悬挂挡板。通过实验观察 ,改进结构的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比常规旋风分离器高。实践证明 ,对于密度差异较小的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只要对旋风分离器作适当改进 ,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大大拓宽了旋风分离器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南海东部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 ,自 1990年以来 ,该海域已有 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 ,其中包括 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 ,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 ,通过中外双方近 10年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 ,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 ,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文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 ,剖析了油田开发技术 ,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 ,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煤炭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过程中,要做出突出贡献,任务非常艰巨,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2003年要努力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在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相似文献   
9.
The transmission mode of holographic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HPDLCs) was developed an under electric field. It is reported that orientation of LC molecules under an electric field induces orientation of oligomer molecules giving rise to low off‐state diffraction and small grating shrinkage.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monstration of a methodology for fault removal dur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The methodology encompasses the entire development history, from system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generation to system test. Thus it considers not only the faults during software testing after formal configuration controls have been invoked, but also the faults discovered prior to that phase: during system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generation, preliminary design, detailed design and code and unit testing. The agents for fault discovery used in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re called activities, techniques and tools (AT & Ts) in this paper, each having a certain maximum potential or capability for fault discovery. The AT & Ts considered include the usual specification review activities, and also certain tools not normally applied in ‘standard’ software development, such as automated requirements aids.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yields numbers of residual faults as of each phase of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ose remaining to be discovered during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ome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data on residual faults correspond to these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ology and choice of parameters are reasonable. The methodology also allows one to calculate a relative loss due to delay in fault discovery, which, as is well known, rises rapidly when faults are not discovered during the phase in which they are gene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