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471篇
电工技术   46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45篇
化学工业   314篇
金属工艺   133篇
机械仪表   176篇
建筑科学   1064篇
矿业工程   1704篇
能源动力   354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774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3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6篇
冶金工业   238篇
原子能技术   241篇
自动化技术   57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北京地区浅层采空区高密度电法探测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密度电法已广泛应用于煤层采空区探测之中,采空区充填性质的不同造成其在高密度电法数据剖面中的表现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运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浅层小煤窑采空区探测的一些经验和案例。采用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装置对门头沟地区未充填、部分充填的小煤窑巷道和石景山区富水充填的小煤窑采空区的探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探测结果显示,未充填和部分充填的小煤窑巷道表现为高视电阻率异常,位置与测线周边发现的小煤窑窑口位置相对应。而富水充填的小煤窑采空区表现为低视电阻率异常,经钻探验证,采空区内充填有富含水的粉末状的煤灰,含坑木。需注意在山区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时,台阶状的地形对高密度电法测试的干扰影响较大,以温纳装置为例,测试数据在台阶地形处表现为高低阻相邻的八字形干扰,且电极距越小,干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将实时镜像存储、系统恢复和系统监控集于一体的异地容灾系统.该系统将本地截获的写操作缓存在本地控制中心上,然后发送到远程进行重放完成异地备份.该系统通过访问控制机制解决了在传统灾难备份系统中访问控制薄弱的问题;通过差错控制保证了镜像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密钥管理机制保证了灾备系统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3.
印尼A油田在钻井过程中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严重,为安全快速钻井,减少复杂事故,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地质力学建模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岩心实验数据、已钻井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数据和泥页岩失稳机理,对印尼A油田的地质力学参数进行了精细刻画,并建立了该油田三维孔隙压力空间分布、三维弹性模量空间分布、三维泊松比空间分布等三维属性体;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该油田三维地应力分布,得到三维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该模型有效耦合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地震数据等多源数据,可在钻井设计和钻井施工过程中根据目标井的坐标位置和井眼轨迹准确获取目标井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已在该油田B-8井中现场应用,模型所得到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满足现场实际需要,实钻过程中无复杂,钻井周期相对油田前期平均钻井周期缩短40%。本模型为钻井设计及现场施工确定合理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解决泥页岩等易坍塌地层的井壁失稳提供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长期以来,栅极老化一直是SiC MOSFET器件可靠性研究的关键,而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则是栅极老化的重要现象。由于栅极老化的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存在应力撤出后的恢复现象,如能在可靠性实验中快速、准确地监测SiC MOSFET器件的栅极老化变化量,对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栅极老化监测方法。该方法以体效应下的阈值电压VTH(body)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来描述VTH(body)和栅极老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栅极电压开关过程中从体二极管电压–栅极电压曲线中得到VTH(body)的方法,并详细研究实验参数对VTH(body)的影响。此外,通过高温栅偏实验对VTH(body)的实用价值进行验证,并与栅极老化参数阈值电压VT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新型栅极老化监测方法可以实现栅极老化的快速、准确及非恒温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05.
Processing map for hot working of as extruded AZ31B magnesium allo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as extruded under hot compression conditions was characteriz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0 - 400 ℃ and strain rate range of 0. 001 - 1 s^-1. The processing maps we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strai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p exhibits flow instabilities as two domains. The domain at beyond 300 ℃ and strain rate of 1 s^-1 appears with a peak efficiency of power dissipation about 56% occurring. This domain is expected to happen in a hot process, such as hot rolling, hot extrusion and hot forging. There is high efficiency of power dissipation at temperature beyond 350 ℃ and strain rate 0. 001 s^-1. Such domains suggest the occurrence of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6.
长轴类零件开式挤压失稳包括弹性失稳和塑性失稳。将压杆失稳原理应用于开式挤压,得到了开式挤压弹性失稳的临界长径比及临界挤压应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开式挤压工艺弹性稳定性校核模型,提出了提高抵抗弹性失稳能力的措施,如降低挤压应力、采用夹持器支承等方法。分析塑性失稳的原因,是零件的传力段的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应力,而在入模口处出现局部镦粗。用上限法计算了圆截面件开式挤压应力,并绘制成可方便查阅的线图。提出了挤压变形程度、凹模半锥角、润滑状态及摩擦因子等是影响塑性失稳成形极限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计算线图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合理范围。以汽车传动花键轴开式挤压为例,应用失稳理论对挤压工艺参数的合理制定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7.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具体的监测仪器和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岩土工程监测系统建立的原则,以及基础地质信息采集与分析的方式方法和现场量测信息的分析。文章以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应用为出发点,分析岩土工程信息的采集,从而对其确立的原则和规范进行探讨,并阐述地质灾害预测的关键性,同时引用客观事实,对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在特殊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过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8.
北京市山区河道治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北京市地形、地势条件及特殊的气候条件,分析山区河流的特点,总结以往规划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探讨了山区河道治理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因此创立了由"减阻减糙"到"增阻增糙"的治理思路和模式;即:保证河道治理后,相应频率洪水流速及水位不大于治理前,降低区域防洪风险并降低对下游干流河道洪水威胁。  相似文献   
109.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宜采用“情景-应对”模式,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决策离不开情景分析与推演。情景静态特性表现为地质灾害风险认知,可描述为灾害地质体特征、承灾体特征和地质环境条件等要素;情景动态特性可通过演变后果体现,即关键节点的应对需求变化。通过情景要素的应急响应特性分析,选择响应启动时间、灾害空间范围为一级标准,灾害地质特征和引发因素为二级标准,应对能力满足程度为辅助标准,初步提出了情景分类的框架。并针对单点滑坡、单体危岩(崩塌)、单沟泥石流、跨区地质灾害、区域强降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跨区地质灾害等常见情景,分别给出了应急调查处置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110.
为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之间的联系,在界定山洪灾害概念、分析我国山洪灾害基本特点、简述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取得的成绩、阐述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后,从山洪灾害与水土流失的概念、影响对象、防治措施体系、措施受益对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山洪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并从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内部的条块分割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山洪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指出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对于山丘区自然灾害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工作应抓住国家发展机遇,统筹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的工作,切实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