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41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93篇
矿业工程   194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85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川西北二叠纪栖霞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众多下二叠统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该地区在早二叠世栖霞期兼具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缓坡沉积特征,称为均斜台地环境.综合研究认为,均斜台地边缘浅水高能型生物滩为储层发展演化的最有利相带,主要分布于栖二时的天井山-广元西北乡一带,厚度大、分布较广,也是区内最好的勘探相带;而深缓坡和盆地环境则较有利于油气的生成与演化,主要分布于区内西北部的栖一时和栖二时.  相似文献   
62.
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划分出3个超层序和9个层序,主要控油层序为层序2和3,主要储层赋存于低水位体系域.以层序为单位,在空间上追踪沉积体系,预测出3个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3.
在分析和描述方正断陷主要断裂构造的发育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北东向基底卷入型控盆断裂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断陷的时空演化、充填堆积序列和沉积相带分布的关系,为油气生成和保存条件的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根据断裂的控盆控凹作用,方正断陷划分为3个次级构造单元和3个构造层序以及地堑期的不同盆地样式的2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64.
利用应力扰乱现象、微断裂擦痕、断层岩和变形标志物等进行应力及应变分析的结果表明:灌阳地区沉积盖层构造主要经历了印支构造运动阶段和燕山构造运动阶段,前者以褶皱构造作用为主,形成南北向灌阳复式向斜及其构造组合;后者以断裂构造作用为主,形成北东向大型走滑断层。  相似文献   
65.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晚第三纪为北缓南陡的"箕状"坳陷,沉积体北薄南厚,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发生明显的错位.其内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相碎屑沉积体,可识别出曲流河相、辫状河相、冲积扇相、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7种相类型.坳陷西南缘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其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扇三角洲相及曲流河三角洲相;曲流河相及曲流河三角洲相分布在东北缘,辫状河相、冲积扇相及扇三角洲相分布在西南缘.  相似文献   
66.
大港段六拨油田网状河沉积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港段六拨油田孔一段枣0油组为网状河沉积。通过岩心和测井数据观察,分析了本区网状河沉积的特征,划分出网状河砂坝、网状河道、网状河叉道、河道间、天然堤和泛滥平原6种沉积微相,并分析了每种微相的沉积和平面展布特征。由于网状河沉积能量较小,岩性细,具有多旋回性,表现为较强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由于网状河相变快,所以本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7.
川西坳陷洛带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的聚集是以储集空间为基础的,对于川西坳陷的碎屑岩储层来说,油气聚集的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裂缝次之.孔隙空间的发生、发展和演化严格受沉积成岩作用的控制,而油气的聚集则取决于有利孔隙、裂隙发育的深度及部位.从川西坳陷洛带构造(J2s)所发现的气藏来看,皆具有三高一低即高致密度、高含水饱和度、高异常流体压力及低孔渗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被分隔成孤立的、独具压力系统的"储集体".研究表明,有利的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展布,而差异成岩作用则控制着储层储集性能的优劣,也是形成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储层在纵向上、横向上油气丰度的差异性.文中以洛带构造上沙溪庙组(J2s)为例,阐明沉积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性,进一步查明该区有利的沉积成岩相带的展布,为预测油气的潜在分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的等深积岩发育于深水缓坡带.依据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含粉砂泥质等深积岩和砂质等深积岩两种,描述了完整型(Ⅰ)和不完整型(Ⅱ、Ⅲ)3种等深积岩剖面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成因解释,讨论了等深流沉积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69.
现有的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已经对坳陷、断陷2种盆地类型做了明确规范。但在使用中也出现小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层级多、其它构造单元与亚二级构造带混淆、构造单元命名五花八门的现象。为此,从使用简便、利于后续工作的角度考虑,提出对小沉积盆地可简化层级划分命名,按形成机制划分亚二级构造带的修改建议。要注意使用"区""带"的差别,避免同义多名或同名多义。凹陷带、断陷区、向斜区等名称不宜再使用。  相似文献   
70.
济阳坳陷西部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砂体平面展布形态、岩性和岩相组合、泥岩及砂岩的颜色、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背景的研究,证实了济阳坳陷西部馆陶组发育浅水条件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不是陆上的河流相沉积.临盘油田大卢家地区馆三段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并细分为水下辫状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3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