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42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95篇
矿业工程   195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92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为台地边缘滩、台内点滩、开阔台地和潮坪中4个亚相.储集空间主要发育鲕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缝、压溶缝;储集类型属裂缝-孔隙型.该区成岩作用与川东北广大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子洲气田是一个"低孔、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区块,气藏特征异常复杂,具有储集体横向变化大、气井产能低、储层物性普遍偏低的特点。该区目前处于上产阶段,为了使子洲气田稳产、上产,十分有必要在目前工艺技术条件下,开展开发地质研究,通过试采反映,结合地震等多学科筛选开发有利区,对加快子洲气田开发步伐及下一步开发部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3.
中国陆上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新生代3期重大构造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海相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分布,使得油气富集、分布规律变得非常复杂.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海相层系多期油气成藏的典型实例.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形成的地质基础,但油藏多已遭破坏,现今仅残存沥青.晚古生代,满加尔凹陷西部奥陶系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并在南北两大隆起部位持续充注成藏,随后早中生代发育的构造挤压变形与抬升剥蚀使这期聚集的油气遭受了明显的生物降解.晚新生代盆缘改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的叠置加速了台盆区二次裂解气的生成,溶解了早期聚集的原油,形成了独特的大型凝析气藏.3期主要构造变革不但控制了海相沉积盆地形成、烃源岩沉积及其热演化、储集岩沉积与储集层形成,也深刻影响了油气运聚成藏和调整改造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64.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带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组与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具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及台缘斜坡-陆棚相中。利用测井解释资料以及样品实测资料,对达县宣汉、通南巴及元坝3个区块中长兴组-飞仙关组不同沉积相带的岩石物性特征进行了归纳统计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控制了沉积岩石类型,而不同岩石类型因内部结构差异及原生孔隙差异又导致不同相带的储层物性差异,沉积环境能量越高的相带越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石物性最好,主要构成孔隙型的Ⅱ类储层,台地相储层岩石物性次之,主要构成裂缝-孔隙复合型Ⅲ类储层,台地边缘斜坡-陆棚相储层岩石物性最差,只能形成裂缝型储层。综合研究认为,寻找优质储层,依然是优先寻找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带。  相似文献   
965.
徐深气田营城组一段沉火山碎屑岩地层划分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徐深气田E21区块火山岩储层开展的精细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火山岩气藏的内在地质认识,发现在营城组一段火山岩顶部发育一套沉火山碎屑岩地层.这套地层是一套电性上具有中伽马、中低阻,地震上具有平行一亚平行反射特征的致密非储层.它的划分有两点意义:①进一步刻画了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顶面构造形态,提高了构造解释精度,减少了分层误差;②剥除了本层密度反演产生的储层预测误差,反映出真实的火山岩储层面貌.分析认为:沉火山碎屑岩地层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时古地貌密切相关.它的发现为开发方案井位部署,特别是水平井的部署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设计依据和成功保障.  相似文献   
96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层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最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及中南部延长组深层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数亿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源、储、运聚与油藏关系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延长组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油藏主体为“上生下储”型岩性油气藏,油气聚集具有“源控区、相控带、压力差控位”的规律,具体为:延长组深层油区分布于近烃源岩区,已知油藏基本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叠合连片区带,大多数长8油藏分布在长7油层组与长8油层组异常压力差低值背景下的相对高值区。  相似文献   
967.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和示踪剂等动静态资料,根据构型层次分析理论,对渤海湾盆地A油田复合分流砂坝进行了精细表征,阐明了其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表明:地震振幅属性指示储层的横向变化,而振幅变化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单砂体接触位置,根据边缘检测理论,将两者结合能够良好地识别单一分流砂坝侧向边界;同时根据低角度前积抽象理论模型可以定量刻画每一期分流砂坝顺源边界。研究区单一成因分流砂坝长600~1300 m,宽400~800 m,厚2.5~7.0 m;垂向上呈部分叠置、主体叠置和主体叠加3种接触样式,平面上呈孤立分布、边部侧向拼接和主体侧向拼接3种组合样式,总体呈"早期前积伴随侧向加积-晚期逐渐超覆加积"式演化。  相似文献   
968.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鄂西地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之一,针对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及含气性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利用钻井及地层剖面资料,对研究区岩石地层及沉积相、页岩埋深及厚度、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鄂西地区牛蹄塘组依据岩性特征可以分为2段;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水及深水陆棚相,以深水陆棚相分布面积最广,兴山县—宜昌市发育3个水下隆起;页岩厚度中心主要分布在来凤县—恩施市及神农架2个地区,厚度可达200.0 m以上;牛蹄塘组由下至上TOC逐渐降低,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咸丰—鹤峰一带,总体上TOC以大于2.00%的高及特高级别为主,Ro为2.0%~3.5%,以高成熟为主;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及石英为主,黏土矿物由下至上逐渐增多;牛蹄塘组主要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型;牛蹄塘组由下至上呈现含气量先急剧变大再缓慢降低的趋势,含气量峰值位于牛蹄塘组一段下部,含气性较好的地区位于黄陵背斜东南翼。综合研究认为,鄂西地区牛蹄塘组勘探有利区主要位于深水陆棚相内的宽缓背斜翼部、且远离区域断裂带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井位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9.
巴西桑托斯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其盐下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近年来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而针对主力储层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盆内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对桑托斯盆地L油田盐下Barra Velha组(简称BV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划分,明确了湖盆沉积层序演化规律,建立了盆地内L油田BV组微生物礁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BV组可划分成1个三级层序、4个次级旋回;湖相微生物礁相作为BV组重要的储集相带,分布在湖盆两侧台阶坡折带,且在高水位环境加积发育,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及火山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南部海岸含盐盆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70.
为研究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和南屯组的油气分布,应用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盆地构造建模恢复古地貌特征,明确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铜钵庙组沉积期,塔南凹陷具有"泛洼槽多物源"的特征,物源主要来自NW-SE向扇三角洲和WS向凹陷古隆起。南屯组沉积期全区发育4个规模较大的沉降中心,从西次凹逐渐向凹陷中心发生迁移。②铜钵庙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凹陷内部古隆起控制了冲积扇的形成与分布。南屯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相沉积,古隆起、古坳陷分别控制了近岸水下扇的形成与烃源岩的展布范围。③塔南凹陷古地貌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古隆-坡控储、古坳陷控源、古断-坡控藏"。西部为"源-储对接"、"古断-坡"组合控运聚的构造油藏,东部为陡坡控制下以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为储集体的岩性油藏,古地貌演化特征和"古断-坡"组合对源、储空间配置及油气运聚起决定性作用。该成果对认识塔南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