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4篇 |
免费 | 395篇 |
国内免费 | 27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324篇 |
化学工业 | 132篇 |
金属工艺 | 9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101篇 |
矿业工程 | 238篇 |
能源动力 | 19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28篇 |
石油天然气 | 2849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 |
冶金工业 | 29篇 |
原子能技术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60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是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区之一,具有水动力多变、沉积微相类型丰富的特点,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也不同。在精细解剖已钻岩性圈闭基础上,采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手段,对惠州地区珠江组典型砂体沉积水动力条件、沉积微相展布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类水动力作用下的沉积体系:珠江组五段海侵早期发育沿岸流、潮流水动力作用为主的滨岸砂坝体系;珠江组四段海侵期发育以河流水动力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近端、远端与河口坝复合体系;珠江组四段高位晚期则发育以潮汐水动力作用为主的陆架砂脊体系。根据砂体尖灭特征,可将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划分为3种,即侵蚀尖灭型、缓慢尖灭型、快速尖灭型。勘探实践表明,惠州地区岩性圈闭勘探地质成功率近75%,已在多个砂体尖灭模式下的岩性圈闭中发现油气。因此,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有利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分析是岩性圈闭精细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深度挖掘类似地区岩性圈闭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2.
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已钻井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藻类、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记录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海侵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中始新世文昌组沉积期(文昌期),盆地沉积以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高含量的淡水藻类化石为主,但盆地南部荔湾凹陷和东部的韩江凹陷个别层段沉积物中出现海相标志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说明该时期这两个凹陷遭遇过海侵,该时期烃源岩以中深湖-浅湖相泥岩为主,为湖生低等植物源、富含无定型有机质、I-Ⅱ1型干酪根;晚始新世恩平组沉积期(恩平期),盆地北部各凹陷仍以陆相浅水湖泊-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为主、含少量淡水藻类化石,但盆地南部的荔湾凹陷则以海相陆架沉积为主,整套地层中可见海相微体古生物化石,泥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三芳甲藻甾烷,白云凹陷在恩平期末遭受海侵影响,该时期烃源岩以陆源高等植物源、富含煤质、Ⅲ型干酪根为主;渐新世珠海组沉积期(珠海期),早期盆地北部珠一坳陷为剥蚀区,未接受沉积,珠二坳陷沉积以三角洲-滨岸-陆架沉积体系为主,珠海期中-晚期,随着海平面上升,整个盆地沉没于海平面之下,接受古珠江三角洲-陆架-陆坡沉积,此时期仅白云凹陷海相泥岩成熟,为有效的烃源岩,其余地区泥岩由于埋深和地温等原因,尚未成熟。沉积记录中微体古生物组合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很好地记录了始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强度影响下珠江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对盆地东部、南部低勘探程度区的资源潜力有重要的类比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923.
924.
以渝南关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露头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学、沉积学分析,结果表明,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以灰白色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分选中等–较好,磨圆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孔隙式胶结,大型斜层理及底冲刷面等沉积构造发育;须三段和须五段以灰–灰黄色泥页岩为主,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垂向上,须家河组"二元结构"非常发育,底层沉积厚度远大于顶层;横向上,砂岩被底冲刷面分割为透镜体及楔状体,并连续叠置成巨厚层–厚层砂体。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须三段和须五段为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925.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全岩分析、铸体图像、扫描电镜、压汞与气体吸附、非常规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大民屯凹陷安福屯地区S352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S352井沙四段细粒沉积岩主要以含碳酸盐油页岩为主,夹云质泥岩、泥质泥晶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为晶间孔、溶孔、有机质孔,构造缝、成岩缝等;孔隙直径多数小于50 nm;孔隙度主要为5.0%~9.0%,渗透率多数小于1.000×10–3μm 2,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优势岩性系列由好变差依次为:含碳酸盐油页岩、泥质泥晶云岩、云质泥岩。该套研究方法对细粒沉积岩储层的研究成果,对后期的勘探开发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6.
927.
利用岩心、薄片、全岩矿物组分、元素、同位素等资料,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深湖相烃源岩中碳酸盐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深湖主要发育透镜状粗晶、纹层状微细晶、纹层状隐晶和块状隐晶4种类型碳酸盐。其中,透镜状粗晶碳酸盐为成岩重结晶的产物;纹层状微细晶碳酸盐和纹层状隐晶碳酸盐为藻类光合作用不断从水中萃取CO_2,导致水体CO_3~(2-)浓度升高,与湖水表层携带的Ca~(2+)相互作用的产物,咸水环境有利于碳酸盐晶粒保存,碳酸盐多呈微细晶纹层状分布,微咸水环境水体较深,碳酸盐晶粒在碳酸盐补偿深度面以下通常会发生溶蚀,大多呈隐晶纹层状保存下来;块状隐晶碳酸盐是浅水地带沉积碳酸盐由重力流搬运至深水地带的产物。碳酸盐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页岩的储集性和可压性,也将为古湖泊沉积环境恢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28.
过去的5年间,页岩气开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凭借着页岩油气的开采,美国正迈向能源独立之路,而且在油价低位徘徊、钻井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依靠不断提高钻井效率和单井产量,仍然实现了页岩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通过在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开采所取得的突破,国内页岩气的储量和产量也获得了迅猛增长,并已成为未来天然气工业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在最初曾被寄予厚望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两大领域,以及页岩气勘探投入最大的广大南方复杂构造区则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国内页岩气的发展基本形势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非海相领域和强改造、过成熟的南方复杂构造区海相领域尽管广泛分布富有机质页岩,但在页岩气资源禀赋以及水平井压裂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勘探开发前景。进而分析了未来中国页岩气发展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结论认为:要现实"十三五"页岩气储量、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有新层系、新区块的发现与接替,而四川盆地内3 500 m以深超高压深层海相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则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关键和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29.
930.
渤海海域旅大16构造沙三段沉火山碎屑岩储层受火山碎屑物质和沉积作用双重控制,但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综合应用井壁取心、铸体薄片、测井曲线等资料,对沉火山碎屑岩储层致密成因及相对高渗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近物源区的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成岩过程中形成大量搭桥状伊利石充填了孔隙,富铁、镁的安山岩岩屑蚀变析出细小黄铁矿晶簇,呈星散状密集分布在粒间,储层中毛管束缚水含量高是储层致密的主要成因;沉积期风化淋滤作用及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高岭石对储层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酸性火山岩岩屑在埋藏过程中生成大量环颗粒分布的雏晶石英,能够起到抗压实和抑制伊利石生长的作用,酸性火山岩岩屑相对易溶蚀而形成次生孔隙,是局部相对高渗储层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