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9篇
  免费   2060篇
  国内免费   1118篇
电工技术   500篇
综合类   1243篇
化学工业   1788篇
金属工艺   1818篇
机械仪表   878篇
建筑科学   761篇
矿业工程   4253篇
能源动力   490篇
轻工业   329篇
水利工程   132篇
石油天然气   699篇
武器工业   70篇
无线电   34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5篇
冶金工业   828篇
原子能技术   80篇
自动化技术   63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1176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603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167篇
  2008年   1183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175篇
  2005年   1000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705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于超薄栅氧化CMOS器件的两种电荷泵改进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High-low multi-frequency(HLMF)和Average bottom-top-pulse(ABTP)两种电荷泵改进技术,用于提高表征超薄栅氧化CMOS器件界面缺陷的精度.结果表明,在电荷泵技术测量过程中,这两种改进技术能非常有效地扣除漏电流.同时,也分析了电荷泵电流曲线的几个典型特性.由于ABTP技术是用静态模式测量漏电流,所以,在大的负Vbase端,电荷泵电流曲线的尾部出现大的波动.通过比较,我们发现HLMF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作为用于提升表征超薄栅氧化CMOS器件界面缺陷精度的一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52.
田凤梅  方伟 《吉林水利》2002,(12):16-1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薄壳混凝土结构,并组合土工合成材料对挡水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的工程措 施,以及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3.
The experiment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ere undertaken in ord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of organic thin films. For this purpose, two closely related dyes, diones and tetrones, were compared, both of which are shown to have large hyperpolarisabilities. Their microscopic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by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It could be shown that detailed knowledge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the adjacent neighbour packing can be obtained from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two dyes.  相似文献   
54.
采用准分子激光扫描消融法淀积YB32C23O7-δ高温超导薄膜,利用常规光刻工艺制备线列高温超导薄膜器件,采用离子束刻蚀制备与高温超导薄膜器件匹配的熔凝石英微透镜阵列,测试了微透镜/高温超导薄膜器件所构成的混合结构在1~5μm红外波段的几项重要的光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5.
摇臂壳体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多级壁厚、变截面等异形特征。为提高采煤机摇臂壳体铸造质量,解决因铸造工艺不成熟导致的缩松、缩孔等缺陷问题。以MG325型采煤机摇臂壳体为研究对象,设计顶注式和底注式两种铸造工艺方案,采用ProCAST软件探究不同浇注工艺方案下摇臂壳体铸件充型及凝固过程,分析铸件温度场、凝固场及缩松、缩孔铸造缺陷位置。基于Niyama判据和应力场分布对底注式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摇臂壳体铸件在凝固冷却过程中保持温度梯度递增,促进铸件实现顺序凝固,铸件缺陷率明显降低且充型效果更佳,缩孔体积仅占摇臂壳体体积的0.004 9%,电机孔薄壁端面应力优化量为38.47%,输出端孔处应力优化量达到91.08%。本文研究成果为采煤机摇臂壳体的铸造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6.
高导电性ZAO陶瓷靶材及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热等静压法烧结制备了高导电性ZAO(铝掺杂氧化锌)陶瓷靶材,并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出ZAO透明导电薄膜。靶材的致密度达98.7%,电阻率为2.2?03·cm;制得薄膜的最低电阻率为9.3?04·cm,可见光平均透射率大于85%。浅析了靶材的组织结构及靶材的电学、力学性能和薄膜制备的主要实验参数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预处理室中对ITO薄膜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研究分别在氧气、氮气、氩气及空气四种工作气体下,等离子体处理压强和处理时间对薄膜的润湿性及性能参数的影响。接触角测试仪表征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越长、处理压强越大,静态H2O接触角越小,其润湿性越高。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ITO薄膜透过率较未处理均有所下降。四种工作气体下,等离子体处理压强越大对透过率的影响越小,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影响会增大;相较其他工作气体,氧气等离子体处理整体变化最小。四点探针表征表明,处理后的ITO薄膜方块电阻无明显变化,这是由于等离子体处理只对ITO薄膜表面进行改性,没有改变内部性质。利用霍尔效应测量载流子浓度,没有发现明显变化,与方块电阻不变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8.
针对深部开采煤层普遍存在的构造应力复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效果差等问题,为探究最优的瓦斯抽采技术方案,以水溪煤矿K1松软煤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力压裂、水力冲孔、普通抽采和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4种技术,进行现场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技术对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提高程度分别为水力压裂、水力冲孔和普通抽采方案的1.85、1.61、6.30倍,抽采瓦斯纯流量分别提高了1.42、1.33、2.32倍,此外,抽采汇总瓦斯浓度(CH4体积分数)保持在42.6%以上,抽采效率为四者之中最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9.
四方相BaTiO3薄膜的自组装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2TiF6、 Ba(NO3)2 和H3BO3为主要原料,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 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为模版,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四方相钛酸钡晶态薄膜. 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 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 能够对OTS-SAM起到修饰作用. 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OTS单分子膜指导沉积的薄膜样品表面均匀, 表明OTSSAM对钛酸钡薄膜的沉积具有诱导作用; 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 空气中600℃下保温2h实现了薄膜由非晶态向四方相BaTiO3晶态薄膜的转化过程, 制备的钛酸钡薄膜在基板表面呈纳米线状生长, 线长约在500~1000nm之间, 相互连接的晶粒大小约为100nm. 文章同时对自组装单层膜和钛酸钡薄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FeS2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黄铁矿(FeS2)的晶体结构、制备方法、硫化工艺、薄膜厚度及掺杂元素对FeS2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现阶段在FeS2薄膜光电性能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