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3篇 |
免费 | 288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2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29篇 |
化学工业 | 128篇 |
金属工艺 | 17篇 |
机械仪表 | 24篇 |
建筑科学 | 340篇 |
矿业工程 | 181篇 |
能源动力 | 24篇 |
轻工业 | 135篇 |
水利工程 | 171篇 |
石油天然气 | 424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 |
冶金工业 | 83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作为鸦片战争中最早开埠的城市,上海逐步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布局模式.开始受到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本文将上海自开埠至建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分为租界发展时期(1843年至1927年)、国民政府<大上海计划>时期(1927年至T937年),日本占领上海时期(1937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大上海都市计划>时期(1945年至1949年)四个阶段.详述了各时期几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对上海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影响.本文认为近代上海是中国接受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先锋据点,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2.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城、新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快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徐州市西部新城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及克服自身发展劣势,以及顺应当前的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和养生养老服务业,提出"智慧云都、生态绿城"的规划理念,对用地结构、产业发展、道路系统和绿地景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划,着力于打造一个融智慧服务中心和健康生态绿城为一体的西部新城。 相似文献
93.
明朝初年推行卫所制度,短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卫所屯堡聚落,贵州不少城镇的形成均来源于此。与都司一卫一千户所一百户所的军事层级相对应,因为驻扎军士数量、承担功能、所处位置的不同,各层级的聚落也形成了不同的形制。文章以贵州卫所屯堡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地方志材料以及实地调研踏勘,讨论明代卫所制度下贵州都司城-卫城-千户所城-(百户所)屯堡等各层级聚落的总体规模及大致布局。研究表明,各级卫所聚落在规模上呈现明显的层级缩减态势,各级聚落基本为方形城垣,其中的道路、官署、城门等也受层级影响。最后将贵州卫所屯堡聚落与北方长城沿线、东部海防沿线的卫所聚落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94.
本文结合贵州地区机制砂在工程中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机制砂的品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砂的生产及管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机制砂混凝土质量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96.
97.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市规划学界始终缺乏一个自己的基本理论平台。而规划学科一方面向社会、经济、生态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内部的子学科又不断进行裂变,使得“规划的理论”的核心本身更显得“心虚”,“规划的理论”的概念和定义在讨论中愈加纷乱。本文从规划工作的核心出发.将规划的理论分成两大核心:规划目的和规划过程。通过对过去的100年西方规划理论的发展走过的文脉,以求建构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全过程的纲要。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对乌拉斯泰一带的沉积相、侵入岩及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分析,结合以往成果,认为乌拉斯泰一带经历了古准噶尔洋的形成和发展、乌拉斯泰泥盆纪裂陷槽的形成和发展、晚古北天山有限洋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陆内造山及隆升4个阶段,剖析了乌拉斯泰泥盆纪裂陷槽的确立,修正了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区划及演化史. 相似文献
100.
在黔西北地区海陆过渡相龙潭组页岩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基础上,利用FHH模型研究了其孔隙分形维数,得到其分形维数D_1和D_2,整体数值较大,平均值分别为2.718 6和2.782 4,反映龙潭组泥页岩孔隙非均质较强,结构较为复杂。将分形维数与页岩其他地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泥页岩的比表面积、TOC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石英含量、石英/黏土呈负相关关系,与镜质体反射率、黏土矿物含量呈"先正后负"的相关关系,拐点分别出现在Ro为2.5%以及黏土矿物含量为50%处。综合研究认为:D_1能够较为综合反映泥页岩孔隙的大小、体积、比表面等特征,可以综合表征泥页岩孔隙的结构特征,数值越大越有利于页岩气富集,而D_2对于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表征更为明显,可以专用于研究泥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数值需在一定范围内,不宜过大,并认为黔西北地区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孔隙分形维数D_1的有利分布范围为大于2.60,而D_2的有利分布范围为2.50~2.80,当D_22.80时需要系统进行可采性评价及压裂开采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