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78篇
  免费   3216篇
  国内免费   2198篇
电工技术   174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142篇
化学工业   9485篇
金属工艺   3986篇
机械仪表   2444篇
建筑科学   6078篇
矿业工程   4749篇
能源动力   916篇
轻工业   5131篇
水利工程   1701篇
石油天然气   5455篇
武器工业   539篇
无线电   30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04篇
冶金工业   2177篇
原子能技术   310篇
自动化技术   1113篇
  2024年   457篇
  2023年   1592篇
  2022年   1716篇
  2021年   1659篇
  2020年   1414篇
  2019年   1587篇
  2018年   859篇
  2017年   1167篇
  2016年   1390篇
  2015年   1542篇
  2014年   2744篇
  2013年   2188篇
  2012年   2564篇
  2011年   2698篇
  2010年   2513篇
  2009年   2712篇
  2008年   3581篇
  2007年   3234篇
  2006年   2501篇
  2005年   2651篇
  2004年   2377篇
  2003年   2449篇
  2002年   2047篇
  2001年   1890篇
  2000年   1357篇
  1999年   1086篇
  1998年   1004篇
  1997年   834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601篇
  1994年   577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429篇
  1991年   384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添加Mo-B对超高强度管线钢相变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单以银  杨柯  王永权 《金属学报》2007,43(9):943-948
在超高强度管线钢中添加不同数量的Mo与B,研究了不同Mo/B(s)比(B(s)为酸溶硼)的管线钢的组织相变特性和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Mo-B(s)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钢的淬透性,增加组织中的下贝氏体含量,提高该钢的显微硬度,其共同作用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在Mo-B(s)共同作用下,钢中的Mo/B(s)比RMo/B(s)=200时,该钢得到最佳的组织和最高的显微硬度.对有关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硬质合金-碳钢镶铸件结合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镶铸双金属耐磨材料的结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层是由窄小的铁素体带和多元共析体 条块状WC组成,界面元素发生扩散及冶金反应并有新相产生,呈典型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993.
铝电解槽内衬设计和破损机理若干问题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保和生产成本的双重原因 ,延长铝电解槽的寿命已是当前铝工业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影响铝电解槽寿命的因素不是孤立的 ,而是受到设计、材料、筑炉、焙烧启动、操作等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解槽内衬设计和破损机理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了延长槽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已能用较低的冷却速度 (1~ 10 0K/s)直接由熔体制取厚度 10mm左右的高玻璃形成能力的大块非晶合金。这种大块非晶合金也具有在晶化前很宽的过冷液相区和高变形率超塑性以及在过冷液相状态优良的加工性。在 2 0 0 1年日本熊本大学解决了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焊接问题 ,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成分对C/C-SiC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与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石墨和树脂炭成分对C/C-SiC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SiC在摩擦表面摩擦膜的形成过程中起骨架作用,提高SiC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树脂炭在材料中具有粘结各成分和提高摩擦系数的作用,但其成膜性较差,易增大磨损率;石墨粉在制动过程中起润滑作用,适量石墨粉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摩擦膜降低磨损率;摩擦表面摩擦膜的形成有利于减少C/C-SiC材料的磨损率.  相似文献   
996.
微液滴现象与大气腐蚀——Ⅰ.微液滴的形成与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变相对湿度、无机盐粒/金属组合和环境气氛等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微液滴形成、生长的特征及其与大气腐蚀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液滴形成和生长与气氛中氧和相对湿度及盐粒/金属组合密切相关.在大气环境中,微液滴形成和生长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环境相对湿度须高于盐粒水解液滴液面的饱和蒸气压;第二,水解液滴下的金属应能被液滴腐蚀.  相似文献   
997.
性能优异的软磁金属玻璃金属玻璃的最大特点在于比传统非晶态合金具有显著较大的玻璃形成能力。传统的铁基和钴基软磁非晶合金,为了形成非晶态就必须以10^5K/s以上(临界冷却速度)的极高冷速将其熔体冷凝来获得。然而铁基和钴基金属玻璃,其临界冷却速度则要比传统非晶态合金慢两个数量级以上,在铜模中即可获得尺寸在mm级以上的大块材料。  相似文献   
998.
The MoSi2 coating on C 103 niobium based alloy was prepared by pack cementation method.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licide coating was formed by reactive diffusion obeying parabolic rule during pack cementation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osite structural coating is composed of three inferior layers as follows. The main layer is composed of MoSi2, the two phases' transitional layer consists of NbSi2 and a few NbsSi3 and the diffuse layer is composed of NbsSi3. The dense amorphous glass layer formed on the surface at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circumstan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iffusion of oxygen into coating.  相似文献   
999.
采用XRD技术研究了固相反应制备Sm2Zr2O7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从1000℃开始,Sm3+逐渐取代Zr4+的位置,形成萤石结构ZrO2-Sm2O3固溶体,该过程直到1400 ℃才基本结束:在1200 ℃~1300 ℃之间,Sm2O3与ZrO2发生固溶的同时,固溶体开始转变为焦绿石结构的Sm2Zr2O7,到1500 ℃所有固溶体完全转变为Sm2Zr2O7:1500 ℃以后,Sm2Zr2O7晶体逐渐长大并最终形成理想的Sm2Zr2O7晶体.整个过程并无其它中间相生成.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热加工处理对固溶强化的Mo-0.5Ti合金和颗粒强化的TZM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2种合金均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原料粉末为Mo,TiH2,ErH2和石墨。第1阶段分别按合金配比配料混合,冷等静压制以后在1800℃以上温度烧结5h。烧结后2种合金的成分列于表1。烧结材轧制成棒.接着分2阶段旋锻,总变形度为2.87(对数值)。试样制成直径为6mm、高为7mm的圆柱,在H2气氛下退火,退火温度与时间列于表2。对全部试样测定了维氏硬度。表2中除标记*号的样品,均做了SEM和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检测。所有检测均垂直于轧制方向进行。根据这些检测试验就可得到有关织构、亚晶粒和向位差分布的资料。XRD图谱分析用来测定加工态和1450℃退火态的TZM的位错密度。同时还用TEM(透射电镜)研究了加工态的TZM。根据EBSD数据可以判定TZM退火再结晶数量,计算Avrami指数和TZM退火再结晶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