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9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高压加热器投入率低是影响电厂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某电厂300MW机组高压加热器为例,分析了高压加热器投入率低的原因,运用等效热降法对机组的运行经济性进行计算,提出并落实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保证了高压加热器的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分别于2010-02-08、03-09竣工投产,首台机组建设工期17个月;自启动前期工作到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历时2 a;实施了277项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改  相似文献   
33.
一、给水温度对火电厂经济效益及设备安全的影响: (一)众所周知,“高加投入率”是火电厂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因为锅炉给水温度对电厂的综合经济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根据测算,给水温度按规定每降低1℃,增加标煤耗约0.79/KWh以12MW凝汽机组每天发电23万KWh(夜间参加调峰),如不投用高加,给水温度比规定降低50℃则每天多耗标煤量达:0.7g/KWh×50℃×23×10~4KWh=8050Kg。假如是供热机组,由于补给水量大对煤耗的影响就更为可观。 (二)不投用高加,给水温度大幅度降低,造成锅炉省煤器温差过大;过热器容易超温,长期运行将引起金属材料高温蠕变和热疲劳,严重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4.
《陕西电力》2008,36(12)
2008年12月15日,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暨我国首台国产35×10^4kW超临界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烟气脱硫装置同步投入运行,试运行过程实现了无油点火,保护、自动投入率达到100%。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的2台35×10^4kW超临界机组是我国研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机组,  相似文献   
35.
以上海吴泾热电厂新建2台300MW火电机组为例,介绍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试所热工专业在调试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而对国内大型火电机组在调试阶段及投产初期热工自动投入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6.
中美建筑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业相关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 ,并以美国的建筑业发展水平和美国典型建筑企业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为对照说明了中国建筑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董富  赵海滨 《锅炉制造》1997,(1):27-29,44
有关资料报导,国内大型电站锅炉吹灰设备投运率不足30%,浪费了大量能源。本文针对国内大型电站锅炉吹灰设备投运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还为提高吹灰设备投运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
李航  魏科 《山东电力技术》2012,(2):54-57,66
指出了火力电厂高压加热器泄漏的现象,高压加热器泄漏后对机组的影响,针对高压加热器存在的管子及胀口泄漏、给水自动旁路密封不佳、疏水系统自动投入不良等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40.
《华中电力》2009,22(5):7-7
华能海门电厂1号1.036 G W机组已顺利完成168 h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华能玉环电厂成功建设国内首座GW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电厂后国内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该机组取得了一次并网成功、一次带满负荷成功、一次通过168 h试运行的好成绩,并实现脱硫试运同步完成。保护投入率、仪表投入率、自动投入率均达100%,圆满实现了上半年投产的目标。该机组的顺利投产迈出了海门“电煤路港运”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